第1218章 論政(1 / 2)

天空澄碧,不染纖雲。

北京城的百姓並沒有受到朝堂變動的影響,主要聚集在城北的鼓樓和外城的琉璃廠一帶的商業圈,令到這裏呈現著繁榮和喧鬧的景象。

坐落在金台坊的林宅又迎來了一波客人,家仆在管家林金元的帶領下,已經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酒席招呼著這幫來客。

“他徐階好什麼好?虧他還敢自喻是心學門徒,說得比唱得還好聽,你瞧他上台這些日子做了啥?”

每逢月初的休沐日,楊富田等同年便會聚到城北林宅中來。這幫身在官場的同年聚在一起,自然難免會討論起朝堂的事情,而新任首輔徐階自然是時下最熱門的話題。

隻是這麼多人聚到一起難免有意見不一的時候,若是遇上兩個都是性子要強的人卻免不得會產生爭執,而同是廣東的寧江和張偉便發生了爭執。

“徐閣老當政便廣開言路,此舉有益於聖聽,證明徐閣老是下定決心要清理朝弊!”張偉的麵相顯得沉著穩重,顯得抑揚頓挫地爭道。

由於彈劾嚴世蕃有功,朝廷亦是小小地嘉獎了這一位敢於直言的監察禦史,張偉剛剛已然從七品監察禦史升至正四品的通政司右參議。喵喵尒説

通政司雖然不是要緊的衙門,但通政司右參議是貨真價實的京官。若非有林晧然這一個“逆天之人子”存在,張偉這一位出身於言官係統的高官,已然算是混得最好的一個了。

特別他是出身於言官係統,下一步要麼重回都察院出任要職,要麼外放地方擔任巡撫,其個人的前途已然是一片光明。

寧江雖然還是一個小小的兵部主事,但從來都不是一個畏懼強權的人,當即據理力爭地道:“張鴻圖,你不能光站在言官的立場說話!徐階當政這些時日,他一直都在拉攏人心,唯一的舉措便是讓他門生監察禦史鄭洛彈劾嚴黨的人,對嚴黨進行清洗!”

“此言差矣!大理寺卿萬采、刑部侍郎鄢懋卿、大常少卿萬虞龍、右通政胡汝霖、右副都禦史兼漕運總督胡植,這些人哪個不是貪贓枉法之徒?”張偉亦是不服輸的性子,當即將最近被彈劾的一些聲名不佳之人念出來道。

楊富田看著二人爭得臉紅脖子粗,原本想要勸一勸,但深知這二位都是要強的性子,便是飲掉杯中酒無奈地搖了搖頭。

肖季年卻不嫌事大般,在旁邊進行附和道:“我對其他人並不清楚,但鄢懋卿總理四地鹽政期間,驕奢淫逸,屢次向鹽商索要錢財,到各衙門巡察期間,動輒費耗百金的吃用,此乃大大的貪婪之徒!”

“鄢懋卿不是什麼好鳥,但兩淮鹽商那幫人恐怕也好不到哪裏去!即便鄢懋卿是貪財之徒,但人家總歸為朝廷增收了鹽稅,而明明剛上任之初,燒的火最有效果,但徐階卻啥實事都沒幹!”寧江的酒勁亦是上頭,當即大聲地進行反駁道。

“徐閣老當政才幾天?他現在已經廣開了言路,又進行清理吏治,你還想要他怎麼樣?”張偉仍然替徐階說話道。

寧江不屑地望著張偉,當即敲著桌子大聲地指責道:“清理吏治,我看他徐階分明就是黨同伐異!”

此言一出,眾人亦是不由進行沉思。

雖然吏治幾乎是每一位首輔的舉措,但到了本朝之後,這個“吏治”漸漸變了味,成為“黨同伐異”最有力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