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京城,是一個雨水漸多的時節。
初夏的第一場暴雨來臨,黃豆大的雨滴打在城中連綿的青磚宅子上,落在那縱橫交錯的街道中,正在洗漱著這一座古色古香的帝都。
這場暴雨給京城的所有人都帶來了不便,哪怕是乘坐轎子出入的官員亦是受到雨水的影響,要麼頂著風雨辦事,要麼則是老實地等候著雨水過去。
大明的朝堂已然是暗流湧動,一場大風暴似乎隨時都會突然降臨。
隨著袁煒的離任,填補閣臣成員成為勢在必行之事,哪怕是當朝首輔徐階亦是不希望這種“獨相”的局麵持續太久。
徐階在三年前上位之時,便擺出了一個“賢相”的姿態,若是內閣僅有他一位首輔,這跟昔日獨裁的嚴嵩又有何區別呢?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下去的話,他恐怕會成為當年嚴嵩那般,成為科道言官眼裏的“奸臣”。到了那個時候,科道言官不再是他的攻堅利器,而是一把紮手的鐵刺。
填補內閣成員,這已經成為各方的共識,誰填補入閣,此次填補幾位閣臣成員,已然是當前朝堂上下最為關心的問題。
徐階知道“獨相”不可為,亦是主動上疏道:“今袁煒去職數日,然閣中諸事無人能與臣商榷,增補幾位廉靜平實的閣臣,可防臣如同夏言、嚴嵩一般獨斷專權,臣懇請皇上早日增補閣臣。”m.X520xs.Com
這一道奏疏並沒有進行保密,徐階讓人抄了一份副本給五科廊,很快這份奏疏的內容通過邸報公之於天下。
“元輔賢相也!”
“此舉有丞相之胸襟!”
“嚴嵩之徒不及徐閣老萬一矣!”
……
在得知徐階上疏皇上請求內閣增員,很多官員紛紛對徐階的舉動豎起了大拇指,卻是不乏一些諂媚的官員說一句肉麻的讚美之詞。
隻是不管如何,徐階主動上疏請求嘉靖填補內閣成員,已然是贏得朝堂上下的一致讚譽。
嘉靖對這個事情似乎不怎麼上心,連日閉關在萬壽宮中修玄,過了好幾天才將徐階叫到萬壽宮相商。
“臣徐階拜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徐階來到充滿檀香氣息的殿中,對著許久不見的嘉靖恭恭敬敬地行了禮。
嘉靖這幾日的身體不適,偶爾有幾聲咳嗽,對政務亦是有了明顯的鬆懈,讓徐階平身之後,當即直接開門見山地道:“徐愛卿,你提議內閣增補人員,卻不知增補幾人?誰人比較合適?”
“臣以為內閣之事固然重中之重,然六部亦需要能臣執理,人事不宜動蕩過甚。臣以為增補閣員兩人為宜,若以廉靜平實而論,則首推戶部尚書嚴訥和禮部尚書李春芳!”徐階沉思片刻,當即推薦了這兩個人道。
黃錦聽到所推薦的兩個內閣成員人選,卻是不由得扭頭望了一眼嘉靖的反應。
嚴訥和李春芳都是南直隸人士,如果由這兩個人入閣的話,那麼內閣的三位閣臣都是南直隸的同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