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大宗師潘師正(2 / 2)

哈硯,也是玉質的,這東西就神奇的多了。

因為道士經常做道場,道插活動之中時時需要書寫榜文與表文等內容,凡遇人名則必須用朱砂筆填寫。

但是呢,朱砂在普通硯台之中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溶化,但如果將朱砂放入此哈硯之內,隻要對著他吹幾口氣,朱砂隨即可溶,於是便能馬上潤筆寫字。

最神奇的地方是,融化的朱砂不管你做什麼,寫多少字,不管是畫符還是行文,每次融化的都剛好夠用。

玉印就更牛逼了,白玉製成,印身印麵,潔白無暇,長約6.8公分,寬約6.4公分,厚約2公分,上刻“九老仙都君印”六個篆體陽文大字;

據說此印為古代和氏壁的一部分刻成,有夜食四兩朱砂,日蓋千張黃表的之神奇妙用,隻要能隨身帶上二塊此印所摹的印跡,便能消災進壽,遇難呈樣。

而且還傳說,這個玉印不管你給他身上刻什麼字,第二天一準又避諱九老仙都君印六個大字。

丹藥上印幾下,按照秦長青的理解就是有了法術加持,功效更好。

“對了!”

秦長青猛然想起來一件事,現在上清派的哈硯上沒有紋飾,但在清朝以前是有的。

左上角原有兩條天然花紋,細若兩條小魚,若投硯水中,波蕩魚遊,形態逼真,蔚為奇特,每日子午之時,二條小魚會自然而然地進入硯中池內,遊玩戲嬉,片刻功夫之後便會各歸原處,一動不動,故而有人形象地將此現象稱之為子午歸槽。

但是曾國藩的兒子曾紀澤去茅山觀賞此寶時,茅山老道長給他講述了哈硯的神奇與妙用之後,曾紀澤驚歎不已,竟將哈硯掉在地上,使哈硯的左上角跌出一條破跡,此後,兩條小魚再也不能呈現子午歸糟了。

“師兄,玉印給你了,但你得給茅山下條禁令,姓曾的可以登山,但不可以觀賞茅山四寶。否則逐出師門!”

“哈哈哈!”

“師弟,很多事情呢,十全十美反而不好。”

“咱們道家講究的是修心,誰愛看誰就看,就算是打碎了也屬於因果,要順勢。”

“舉個最簡答的例子,就好像你的出現,改變了什麼,但也沒改變什麼,咱中原大地的衍數沒變。這個就叫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沒必要太較真兒!”

“前段時間,我們四大掌教聚會,翻閱了一下《推背圖》,然後我們四個閑來無事,也推算了一下,幾乎都差不多。”

秦長青撓撓頭,“這麼厲害?師兄,那為啥後麵的就不行了呢?”

“不是後麵的不行,而是真真假假分辨不清罷了。真正有本事的,都不站出來了,這個要碰,完全憑運氣,也叫隨緣。”

,

,

。您提供大神佚名的轉贈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