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朝會,很幹脆。
老李現在就在糾結一個問題,對待西突厥,到底是和親還是不和親。
講道理,老李是不想和親的,和親就證明自己怕了。m.X520xs.Com
這不是萬人敬仰的天可汗的做派,李二陛下可不是慫貨。
但是,縱觀曆史啊,我說的是正史,別看漢朝牛逼,可嫁公主最頻繁的就是大漢。
如果說最有底氣的王朝,那就是唐和明了,但唐朝也沒做到明朝那麼牛逼。
可以說,老朱家的人,骨子裏的熱血一直都在。不管死皇帝還是皇帝被俘虜,都無所謂,在立一個新君,接著幹就完了。
抓了當爹的,兒子做皇帝,抓了兒子叔叔做皇帝,不管你是誰,始終是一個宗旨,死磕到底!
輸人不輸陣,輸陣不輸氣勢。別管你是誰,別管你的國家多強大,就算是我老朱家的女人爛大街了,沒人要了,也絕不會便宜你們異族番邦。
而大唐也是充斥著熱血的豪橫年代,史書上記載的和親相對較少。
就算是去和親,嫁的也都不是老李的親閨女,都是那些親王家的郡主,為的是打高句麗,防止多線作戰。
當然了,你也不要說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就是姓李而已,連皇室的遠親都算不上。
和親,是為政治效力,曆朝曆代的和親政策都很丟人,可唯獨老李不丟人,反正嫁的不是親閨女,還能換來一定程度上的邊境安定,何樂而不為呢?
但是,秦長青的出現,改變了老李的態度。
和親這東西,有利就有弊。而且弊大於利。
別的不說,就說文成公主進藏,去的可不是她一個人,而是一隻大部隊。別看校園裏的曆史課本,那東西沒用,他告訴你的就是促進文明交流啥的。
可什麼是文明交流?是讓茹毛飲血的異族,明白了曆法,懂得了耕種,升級了文明,和親還會派去很多能工巧匠,能加快一個國家的工業化曆程。
吐蕃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公主嫁過去了,得到了你的各種先進技術,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
有了點錢糧,有了點兵馬,改良了鐵器之後,回手就錘老丈人!
老李和自己的女婿交手數次,雖然說是勝多敗少,可畢竟是女婿錘了老丈人,你說你丟不丟臉麵?
老李坐在朝堂上,看看房玄齡,房玄齡悄悄的點點頭,示意事情已經辦好了。
隨後,又瞄了一眼程處亮,立馬就看到了李長思。老李的嘴角立馬露出一絲不為察覺的笑容:知道自己玩文的不行,還請了幫手,這個可以,還不算太虎!
歐陽信本幾次想說話,全都忍住了。
因為他發現程處亮和李長思看他的眼神有點不對勁。畢竟,上午的朝會,程處亮就要對他動手了。
“房愛卿、杜愛卿,輔機啊,你們三人都是當朝宰輔,又是曆經兩朝的重臣,說說你們二人的見解!”
朝會講究規矩的,第一發言人是宰輔,往常宰輔說點和套話,然後就是下麵的人發揮了,差不多的時候,給出蓋棺定律的還是兩位宰輔,然後就看老李是點頭YES還是搖頭no了。
老李要點頭,大家就相安無事。老李要是搖頭,那禦史言官們在站出來,噴老李一會,在找根柱子,預定一下撞擊的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