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章 怎麼齷齪怎麼來(1 / 2)

大唐的朝堂,最討厭的其實不是魏征。

而是這群禦史言官,自打這個職業被搞出來之後,就是給人添堵的。

甚至是有很多人遇到他們都躲得遠遠的,生怕按不住狐狸還惹一身騷。

這個物種最大的特點就是捕風捉影,不管是真的還是假的,總之有風聲了就會彈劾你,讓你做夢都是恐怖的噩夢。

很多禦史言官都用清官來自我標榜,實際上這群東西就是關隴門閥的走狗。

雖然說這群人十分討厭,但你不能忽視他們存在的重要性。

矮腳四曾經說過一句偷換概念的話,叫做存在就是合理,這句話雖然他說的時候是胡攪蠻纏,但用在大唐的朝堂是最合適不過的。

這群人從皇帝的穿戴到言行舉止,隻要有點越製的地方,都會站出來噴人,也因為有了這種人的存在,也很好的約束了朝堂,當然這就是唯一的好處了,其餘的全都是弊端。

鄭濟昌的奏疏,以及禦史言官的奏疏,全都被李世民丟在了龍椅的下麵,看都不看一眼。

這讓禦史言官們很生氣,用一個最恰當的比喻:禦史言官就是叛逆期的青少年,為了找存在感,幹的都是給你添堵的勾當,怎麼齷齪怎麼來。

皇子們去封地赴任不赴任,其實是人家老李的家事,去了是符合祖製,不去也是合情合理,一句我要留在長安孝敬我爹,就是最好的理由。

但是,禦史言官卻對此十分不滿,他們不滿李世民對他們的冷漠和無視,所以他們必須要訓斥皇帝,大罵皇帝,就問問你老李,祖製都定完了,你不遵守規矩,你想幹嘛?

一樁小事,在經過不斷的渲染和發酵之後,越鬧越大了。

鄭濟昌上疏之後,參與這件事的人也越來越多的,大體上說的就是同一件事,趕李治離開京城。

這個時候,老程第一個發現苗頭不對,在牛進達想對著禦史言官噴唾沫星子的時候及時攔住。

英國公李績捋了捋胡須,微微一笑,緩緩閉上眼,眼不見心不煩,反正那群噴子不敢噴他就對了。

房謀杜斷、魏征也覺察到了事情不對勁,幾天的功夫就有幾十名禦史彈劾,這就明顯不對勁。

最後一次朝議開始,李世民依舊是神色淡然,然後讓朝臣們各抒己見。

但祖宗禮法四個字的重要性就彰顯出來了。

本來就藩就是祖製,皇子們沒理由不去的,如果皇子們不去就藩,還要祖宗禮法有什麼用?

太極殿內,幾乎所有的朝臣,都保持讚同的態度,請求李世民立馬下旨,讓李治離開京城,還把已經離開的李恪一陣褒獎。

現在的李治,已經是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但為了避免矛頭過於暴露,還連帶上了其他的皇子。

老李的臉色鐵青,雙目如刀的掃視麵前的朝臣,牙齒咬得致嘎作響。

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在怎說皇子都是朕的兒子,怎麼就讓你們覺得那麼討厭?

老李越來越氣,越來越憤怒,雖然說爭氣的兒子不多,但終歸是親兒子,護犢子的心思還是有的。如果不趕走李治,老李沒準也就答應了,可現在明顯就是要把李治給趕走,老李的意識裏緩緩浮現出兩個身影:一個是魏王李泰,一個就是長孫無忌。WwWx520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