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八章 李治進宮(1 / 2)

“囉裏吧嗦。”

宇文士及一臉嚴肅的看著秦侯爺,“正所謂富貴險中求,皇帝有意收回爵位我看的出來,門朝文武除了程知節、段誌玄、李靖主動請命讓皇帝收回爵位,其餘的多數都是皇帝主動敕封了國公之子為縣子縣伯。老夫做了一次從龍之臣換來一個國公,如果老夫和兒子在做一次從龍之臣……誠如你說,三代興旺。這件事老夫就幹了,與你小子共榮辱共存亡!”

…………

紫宸殿,常樂地上一份密報。

是關於鄭濟昌的全部資料。

鄭濟昌出自滎陽鄭氏,在貞觀三年,被鄭家舉薦入朝為官,起初在禮部,後來轉行做了監察禦史。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鄭濟昌和李佑還有點小關聯,但具體李佑參沒參與就不得而知了。

“輔機如何?”李世民的眉頭緊鎖。

“陛下。”常樂輕輕一躬身,“有直接關聯,但線索最後斷了,奴婢明知道他們有關聯,可就是沒有實質性的證據。陛下,要不把鄭濟昌拿下昭獄如何?”

“不妥。”李世民琢磨了一下,“讓百騎定準了鄭濟昌,如果有人刺殺鄭濟昌,不要插手,給朕找到幕後黑手。”

“是陛下!”

“常樂,你覺得百騎如何?”

“陛下,奴婢能做的就是效忠,百騎是皇家的百騎,不是奴婢的百騎。幹爹和奴婢說過,俺們這群沒卵子的,走在大街上都會被人瞧不起,但陛下不同,隻有陛下會用我們,讓我們知道沒卵子的也有用處。奴婢也不管將來誰做皇帝,效忠就對了。”

老李笑了,“諸位皇子怎麼樣了?”

“還在包圍鄭濟昌的府邸,鬧得烏煙瘴氣。常將軍令巡城衛不要管,任由皇子們鬧呢。”

“一群不爭氣的東西,這是要給人墊背了。”

老李歎了一口氣,“罷了,他們不背鍋誰去背鍋?你先下去吧。”

“喏。”

常樂離開,老李走下台階,站在杜正倫身邊,眼睛瞥了一眼起居注,發現杜正倫沒有記錄剛剛的事情,而是在作詩,還是寫給李世民的,大概意思就是寫的李世民和他在玄武門吃飯的場景:

大君端扆暇,睿賞狎林泉。開軒臨禁籞,藉野列芳筵。

參差歌管颺,容裔羽旗懸。玉池流若醴,雲閣聚非煙。

湛露晞堯日,熏風入舜弦。大德侔玄造,微物荷陶甄。

謬陪瑤水宴,仍廁柏梁篇。闞名徒上月,鄒辯詎談天。

既喜光華旦,還傷遲暮年。猶冀升中日,簪裾奉肅然。

老李看到之後,撲哧一下就笑了,這是寫給他看的,表示剛剛的事情,咱老杜啥也沒聽見,啥也沒看見。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給皇帝寫起居注可不是啥好事,你要懂得取舍,什麼該寫什麼不該寫,什麼該聽什麼不該聽,都要做到心裏有數。

杜正倫著有十卷文集,大概就是在這些需要避諱的時候,寫出來的。

“既喜光華旦,還傷遲暮年……”

老李仔細地琢磨杜正倫寫的這首詩,自打登基之後發生的事情,一件件的在腦海中打轉,李承乾被趕去了晉陽,太子的位置一直空著,李世民想親自去東征,就必須要解決內需,太子必須要立起來,有了太子監國,老李才會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