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呸,不要臉的李世民(1 / 2)

秦侯爺在和路東衍扯皮,都是不疼不癢的話。

路東衍就感覺,大、小勃律兩國的武器,就是秦侯爺賣的。

可路東衍沒證據,因為這兩個國家沒使用爆破筒一類的火器。

但是大型的牛角弩、車駑、床弩什麼的,除了大唐,別的地方似乎也沒這麼高的製作水準。

可秦侯爺就不說,路東衍就一點招兒都沒有。

當然,如果路東衍到了長安,先打聽打聽所謂的武器展,或許就是另外一個光景了。

茶水、點心、水果什麼的全都沒有,老路說的口幹舌燥,秦侯爺依舊不為所動。

路東衍想想自己送來的四車豪禮,突然有種肉包子打狗的感覺。

為了找秦侯爺買點製式裝備,路東衍就和秦侯爺耗上不走了。

秦侯爺心裏很煩,就在想怎麼趕走路東衍父子。

相對於秦侯爺而言,老李也很煩。

李世民想去泰山舉行封禪大典。

但一直都沒有機會,或者說找不到開口的機會。

魏征、房玄齡、杜如晦他們都老了,魏征最近咳喘十分厲害,估計也活不了幾年了。

帶著那群老兄弟,去泰山轉轉,也算是功成名就,老李就可以安心的退隱了。

封禪不是小打小鬧,更不是想去就去的。

去過泰山搞大典次數最多的,整整去了十次的,就是號稱“十全老人”的愛新覺羅弘曆了。

滿清韃子不要臉,可以經常去。但明朝之前,不是什麼人都可以上泰山的。

幾千年的曆史長河,也僅有十一個帝王去過泰山封禪,唐朝封禪沒有李世民,倒是有李治和李隆基去過。

曆史上第一個真正舉行封禪大典的是秦始皇。秦朝統一中國後,巡行東方,先到鄒嶧山,行祭禮,刻石頌秦功業。同時召集齊、魯的儒生稽考封禪禮儀,眾儒生諸說不一。

始皇帝遂自定禮製,整修山道,自泰山之陽登山。在岱頂行登封禮,並立泰山碑頌其德。自泰山之陰下山,行降禪禮於梁父山。秦始皇封泰山時祭文和祭禮秘而不傳。

第二位就是牛人漢武帝了,衛青和霍去病打殘了匈奴,大漢朝成立各大都護府,漢武帝這才率群臣東巡,至泰山,派人在岱頂立石。之後,東巡海上。四月,返至泰山,自定封禪禮儀:至梁父山禮祠“地主”神;其後舉行封祀禮,在山下東方建封壇,高九尺,其下埋藏玉牒書,割泰山前嬴、博二縣奉祀泰山,名為奉高縣。此後,漢武帝又曾五次來泰山舉行封禪儀式。

隨後就是光武帝,大位麵之子劉秀統一之後封禪。李治是滅了高句麗之後,萬國來朝去封禪的。

小胖子是個場麵人,十分要麵子,封禪不僅帶著文武百官,還有突厥、於闐、波斯、天竺國、倭國、新羅、百濟等國的使節和酋長,據說李治封禪是真正做到萬國來朝的一個。

封禪不是你想封就封的,沒有大功績都不好意思上泰山。除開乾隆,十一位封禪的帝王裏麵,要麼是扶大夏將傾,要麼就是力挽狂瀾與華夏的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