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之巔,這裏的一切擴建,都是秦侯爺出錢修的。
四大掌教親手燒水泡茶,供人品嚐。
這裏還有秦皇漢武祭天的時候留下來的碑文。
有人找了吃食,給大熊貓準備了一大堆,大熊貓就守在長孫皇後的房門外麵。
第二日,眾人起身起看了日出雲海。
李世民和眾人,都感慨天地的神奇,說這泰山雲海名不虛傳。
秦侯爺上輩子來過幾次泰山,但很不巧,每次來的時候都下雨,根本看不到日出,想不到李世民第一次來就看到了日出。
在山頂住了三天,李世民也寫下一篇碑文,記錄自己封禪的心情。
原本,李世民要把泰山周邊的土地封賞給太清觀的,但四大掌教集體拒絕了。道家不需要那麼多俗物,不能因為太清觀在泰山就區別對待,理當一視同仁。
剩下的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年號的問題。
因為封禪之後,都會更改年號,這也是一個不成文的規矩。
可貞觀這個年號,李世民已經用了十八年,更何況李世民還打算禪讓,覺得沒必要更改年號。
秦侯爺看出來李世民的意圖,也開始勸說提議更改年號的人,李世民在位期間攻略西域、滅突厥、滅高句麗,蕩平半島,都是在貞觀年發生的,沒必要改年號。
現在大家都已經習慣了貞觀,也喜歡上了這個年號,皇帝還是那個皇帝,改年號也沒啥實質性的意義。
最終,提出更改年號的人,也覺得秦侯爺說的對。
自此,封禪結束了,下了泰山,大熊貓興唐依舊跟在長孫皇後身邊,也不鬧也不叫,馬車走到哪他就跟到哪,一副這輩子都吃定李世民夫婦的無賴架勢。
途經洛陽的時候,李世民心血來潮,說什麼要去龍門石窟看看。
秦侯爺和李泰可是在這裏大興土木,不去看看龍門石窟的美景,以後也就沒啥機會了。
朝臣們也沒反對,李世民也不是機器,一輩子都在緊張中渡過的,很難得的放鬆一下,也屬正常。
各地的官員,也早已經那排好食宿,一路直上到了安心。
李世民時不時的換上便裝,去民間走訪,哪裏窮去哪。
可到了窮地方,李世民也發現,百姓們家的米缸裏麵都有存糧,豬油、白麵也都有,日子確實過得比以前強了很多很多。
幾乎每家每戶都用上了貞觀皂、貞觀犁、耬車……因為幹活難免有刮碰危險,軍用的觀音散,在長孫皇後的授意下,改名觀音白藥,用於民間,這東西止血消炎十分好用。
幾乎,李世民所到之處,百姓們都是對皇帝歌功頌德的,他們的話也十分的接地氣,對於民間的聲音,李世民很欣慰。
值得一提的是,長孫皇後去的地方和李世民不同,長孫皇後去的全都是書院和醫館。仔細的查看學生們的學籍和戶籍,以及醫館的賬目和病患。
總體而言,還是很滿意的,百姓家的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也可以讀書識字了。
一路走來,李世民見百姓生活安定富足,也就放心了。骨子裏都洋溢著成就感和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