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李孝林離開,長孫無忌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
他又怎麼看不出來,李孝林在做戲?
可問題是你能反駁嗎?答案是否定的。
甚至是,老狐狸已經隱隱的猜到,問題處在哪了。
始作俑者,最早說的不是幕後主謀,也不是第一個做某項壞事的人或惡劣風氣的創始人。
孔聖人說的是: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大概意思說的就是陪葬製度,孔聖人非常反對陪葬這一行為,哪怕是使用塑像而非真人。
然而遺憾的是,殉葬這一風氣在當時並沒有因為孔子的聲討而煙消雲散,而是數百年後才漸漸轉為陪葬製,在陪葬製中,尤其是帝陵的陪葬,在數百年的發展中漸漸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製度。
帝陵陪葬製,起於秦朝,在兩漢魏晉逐步發展,最終成熟於唐代。特別是魏晉南北朝這三百年,由於北方少數民族的葬俗和漢族的葬俗兩種截然不同的喪葬文化漸漸融合,使得陪葬製產生了較大的演變,最終在唐朝走向成熟。
陪葬和殉葬不同,殉葬是以活人為祀品,隨墓主一同入葬。而陪葬不同,陪葬是指在墓主已經下葬後,將一些人葬在墓主身邊,這就叫陪葬。
陪葬製度脫胎於宗法製下的家族葬製,所以大部分是皇帝的親人,是皇族。但西漢之後,開始允許那些具有突出貢獻的大臣將軍們和皇族一起為皇帝陪葬,是一種無上榮耀。
譬如說李世民的陪葬陵,除去公主駙馬貴妃之外,還有很多熟悉的名字,包括唐儉、魏征、宇文士及、李靖、程咬金、牛進達等等。
老李的昭陵位於鹹陽城西北40公裏處禮泉縣煙霞鄉九嵕山上,陵園麵積2萬公頃,周長60公裏,是我國帝王陵園中麵積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也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
《唐會要·陪陵名位》載,前後陪葬昭陵者有妃7人,王5人,公主10人,宰相13人,丞郎三品50人,功臣大將軍60人,計155人。遊師雄《題唐太宗昭陵圖》作165人。宋敏求《長安誌》作166人。此數尚未含子從父、孫從祖及宮人(下等妃嬪宮女)陪葬者。
現代考古通過對整個陵園的實地考察,陪葬人數遠遠超過200人,或有300多人。陪葬墓數目之多,是曆代帝王陵寢之冠。
別看陪葬的人數多,這些可都是最急代表性的,為國家做出巨大貢獻的功臣,也不是誰都可以和皇帝埋在一起的。
要知道,皇帝的陵墓可是風水術士們精挑細選的結果,你可以不信風水的存在,但在這方麵真的影響後代。
長孫無忌看看臉色慘白的長孫衝,無奈的歎了一口氣:不能陪葬就不陪葬昭陵吧!
小武妹妹有兩個族兄,叫做武維良和武懷運。
他們倆有個妹妹叫做武藝瓏,經過小武妹妹的撮合,嫁給了程處默。
武家這哥倆和武元爽、武元慶不同,這哥倆就是一門心思的撈錢,想要撈很多很多的錢。
仗著是小武妹妹的族兄,在清華書院承包了雜貨鋪,但食堂沒有承包給給他們,或許是迫於小武妹妹的威嚴,價格很親民,學生們基本也不用跑去西市購買學習用的東西。喵喵尒説
因為學生多,在加上他們本身在西市也售賣學習用品和各種練習冊,錢也沒少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