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穎達為了給秦長青造勢,也是煞費苦心。
在文章裏麵,還把祖宗孔聖人搬了出來。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躬自厚而薄責於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準則。
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禮說,則體現了禮製精神。
“禮”與“仁”,在治國的方略上講究“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
文章中的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嚴格遵循等級製,把貴族和庶民截然劃分為治者與被治者,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
同時,許敬宗還搞出來一個全新的詞彙:人道主義精神!
對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一個王朝都是適用的。很多人已經琢磨出味道來:政,在於養民!
隋唐交替之後,這才沒多少年,豪門望族又興起波瀾,頓時引來一場民憤,並成為了一陣強力的風潮。
但這趟渾水,關隴門閥卻一點沒趟,長孫無忌嚴令所有人保持觀望的態度。不管是哪方勢微,都要砸幾塊石頭下去,尤其是秦長青!
京兆府治安司衙門,也在文章引起風浪後忙碌起來,關於活人殉葬的苦主,足足有三十多家,全都是狀告元家謀殺親人。
秦長青也是照單全收,在嚴查了這些人不是誣告之後,將所有的案件,進行了並案處理,擺明了就是要名刀明槍的和元家對著幹了。
秦長青也無視了元家帶給他的壓力,直接找來申虛子。
申虛子現在可不一樣,牛的一塌糊塗,四大掌教雖然是他的師叔,但實際上,李淳風已經做好了退休的準備,下一任的道教大佬就是申虛子。
基本上,申虛子一句話,天下的道家都會附庸。
在所有人都在盯著秦長青和那些苦主的時候,申虛子在秦長青的授意之下,卻去了高陽原。
高陽原,地處隋大興城、唐長安城的西南郊,大概是現在西安市長安區韋曲街道、郭杜街道一帶,距唐長安城遺址約8公裏。
這裏地勢高亢軒敞,南枕秦嶺、北望長安,是隋唐時期京畿居民一處理想的身後之所。
簡單說,高陽原就是隋唐時期,最牛逼的墓園。
風水,講究的就是個地形地貌,讓靈魂有更好的棲身之所。古人都認為,死後的居所能夠福佑子孫後代。
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墓地,也在高陽原。
長安城的地形還是很不錯的,正所謂八水繞長安也不是空穴來風。
長安城有三原六坡,基本都是埋葬人的地方。
墓地群北至渭河以北的底張灣,南至神禾原、少陵原,東至灞河兩岸的龍首原、白鹿原、長樂原、銅人原,西至高陽原、細柳原等廣大的區域,皆是自古以來的墓葬集中之處。
元家的祖墳不遠處,一個道士帶著一群小道,詳細的探查和打量。
經過瘸子和獨眼龍用爆破筒一番轟炸之後,地麵上坑坑窪窪,還有大火焚燒過的痕跡。
拿著羅盤左看右看,申虛子愣了一下,“元家的墳墓居然地處鳳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