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大勢所趨(1 / 2)

“自古以來,教育和政治的核心,都在門閥世家的手上。可這些年來,寒門庶族、江南望族崛起,國家普濟教育,免除農稅,主抓民生,根本沒給門閥氏族留任何的反抗空間。”

“全新的印刷術、清華書院、軍事學院、國家教育……已經讓讀書沒有了成本。終究會有一天,全天下的人都可以參加科考,都可以成為朝廷的官吏。這個天下將不再是門閥氏族控製的天下,書籍都爛大街了,讀書人更是如此!到時候,也就沒有什麼一代代的苦心經營了。那些被豪門望族是為螻蟻的人,已經徹徹底底的站起來了。那些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話,也就變成純粹的無稽之談了!”

誠如高士廉和蕭瑀所說,寒門庶族,缺乏底蘊和實力,他們就是賤民!可現在經過秦長青的一係列的操盤之後,寒門庶族翻身把歌唱了,這就是現實。在不久的未來,豪門望族就將淹沒在曆史的長河之中。

“我記得秦長青寫三國演義的時候,第一句話叫做,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就是大勢所趨,日升日落都是無法忤逆的事情。別說是咱們這些王公貴族,就算是朝代交替也是一樣。”

“世叔,您的意思是,要獨孤家和所有人劃清界限?”

蕭瑀沒有回答,而是笑眯眯的問獨孤達摩,“你覺得孔家和關隴想必如何?”喵喵尒説

“關隴不如孔家!”獨孤達摩想都不想的回答,“尤其是《五經正義》印刷之後,很明顯儒學被人扭曲了,孔家在孔穎達的帶領下,又迎來一場巔峰!”

“孔家是春秋時代崛起的,曆朝曆代都尊奉儒學。孔聖人孔夫子弟子馬仔,七十二雙紅花棍,但你發現孔家造反了嗎?你發現孔家一家獨大了嗎?”

“老夫有次和孔二愣子吃酒,聽他說過一句話,是他們孔家的另一條家訓,警示孔家之人不能觸犯的錯誤,分別是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

“正所謂厚德載物,唯有道德高尚之人才能夠在這個紛亂的世界淡然生活下去。品德是比能力更加重要的存在。德行淺薄的人,就算達到高位,也堅持不了多久。

小謀大,不堪其任,受其至辱,災其自身。若個人的智慧無法匹配得上自己內心的宏大誌向,那麼接下來就會背負沉重的包袱,走得很辛苦,也無法實現目標,最後平凡無為。

每一個人所處的位置,所任的職務,都必須與自己的能力相匹配。沒有足夠的能力,就不要毛遂自薦地接受重大的任務,最後不僅無法完成,還有可能把自己賠進去。

人生不過數十年,如果事事強求,過於強迫自己,隻會越過越辛苦,何必呢?”

“李唐立國之前,曾經說自己是隴西李氏,這是為什麼?還不是關隴的人不待見他們家,覺得李淵一家隻是破落戶,就連聯姻都把他們排除在外!隴西李家這四個字,是被關隴集團活生生給逼出來的,認祖歸宗的時候,人家認得是李耳,你們還看不明白嗎?”

“秦長青之所有受皇族待見,不僅僅因為他是皇帝的女婿,也不在於他的功績有多少。我告訴你,這是隴西李家欠他們秦家的,秦長青要是沒有福報,老天爺都看不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