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勤禮。
工於篆籀,尤精訓詁;隋朝時期,授司經局校書,刊定史籍。晉陽起兵後,前往長春宮謁見,跟隨敦煌公李世民平定京城,授朝散大夫、校書郎。
武德年間,遷鎧曹參軍、輕車都尉。
貞觀年間,曆任雍州參軍、著作佐郎、崇賢館和弘文館學士,得到唐太宗讚譽。唐高宗時期,遷著作郎、夔州長史,加位上護軍。
但這些都不是關鍵,關鍵是顏勤禮有一個大舅哥,名叫柳奭!
柳奭出身蒲州解縣,唐朝宰相、外戚,北周尚書左仆射柳慶曾孫,李治首任妻子王皇後的舅父。
他還是河東柳氏人,早年間擔任中書舍人,後曆任兵部侍郎、中書侍郎等職,拜相之後,加授同中書門下三品,是後來力挺李忠做皇帝的鐵杆,也是和長孫無忌齊名的外戚之一。
沒辦法,李弘是秦長青的徒孫,自然不許有別人惦記徒孫的太子位置。
而且他也看出來了,顏勤禮沒膽子和他叫板,最起碼看看顏師古的臉麵,顏勤禮都不會如此,那隻剩下一個可能了,那就是外戚柳奭了!
“顏勤禮,本侯奉勸你一句,從現在開始,你要做好被本侯報複的覺悟,要麼你現在寫辭呈,要麼你就繼續在兵部任職,隻要本侯在一天,就一天不讓你有好日子過!”
說到這,秦長青拍拍顏勤禮的肩膀,“你大哥顏師古的臉,已經被你丟盡了,也揮霍空了!”
崔敦禮笑了笑,站起身,正要說話,卻發現有人來了兵部。
秦侯爺一眼望過去,居然是鴻臚寺卿崔君肅。
“崔伯伯,您老怎麼來了?”秦長青立刻笑臉相迎。
“聽說你來兵部述職,老夫過來看看。”
崔君肅四外掃了一眼,發現氣氛有些不對勁,對著崔敦禮招招手,“你給老夫過來!”
崔敦禮急忙起身,對著崔君肅一彎腰,“兄長,有何吩咐?”
“長青是老夫的侄兒,對我清河崔家有恩,你說呢?”崔君肅瞪了崔敦禮一眼。
“兄長,兵部的規矩,新官上任三把火嘛,我這不尋思讓秦侯……讓長青燒燒火嘛,誤會,誤會,全都誤會!”崔敦禮笑眯眯的,隨後瞪了一眼顏勤禮,“長青的話,你都聽到了?”
“我特麼……”
顏勤禮一臉懵逼啊,我特麼又不是聾子,我能聽不見嗎?
關鍵是,你這個兵部右侍郎是啥情況?秦長青,身為平西侯爺、兵部左侍郎,都多囂張跋扈了?他在這兵部大唐,公然威脅一個甲庫主事,強行逼著顏某辭官,你瞎啊,看不到嗎?
“長青啊,算了吧,顏大人腦子有點不靈光,容易被人當槍使。”崔敦禮又是一笑,“看在崔叔叔的麵子上,算了吧。”
對於崔敦禮的自來熟,秦長青就覺得好笑,但言語中自然不會善待顏勤禮。
其實,按照崔敦禮的預想,秦長青上任的第一天,要做的就是毆打同僚,逼著同僚辭官的,尤其是顏勤禮,早就看不上他了。
倒不是崔敦禮排外,真排外的話崔敦禮將來也做不到宰輔的位置,而是顏勤禮壓根就不適合做官,尤其是兵部的官,他適合去國子監做一個教書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