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殿。
李二正在主持朝會,商討國家大事。
文武百官分成左右兩側,今日的朝會十分熱鬧,就連那些就不上朝的人,也全都到了。
秦長青靜悄悄的坐在侯君集和尉遲敬的身邊,別為為啥在他倆身邊,問了就是安全。
長孫無忌穿戴整潔,精神抖擻,不為其他,打了密王李元曉,李世民連問都沒問一句,一個字就是爽。
長孫無忌現在多少有點懂得秦長青了:一時裝逼一時爽,一直裝逼一直爽!
再加上長孫無忌參加了家宴,和李世民說了很多,雖然看得出來李治對他依舊不怎麼樣,但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今天要有大事發生。
如果了解貞觀朝的都知道,除了岑文本做過尚書令,在就沒人任職三省最高行政長官了,朝堂上最高品級的官員也不過是從二品的平章事,官員的官職品級就沒有出現過正二品及以上。
這和李世民有直接原因,玄武門事變發生前,李世民爵秦王,加號天策上將,領司徒、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位在王公上,拜左右十二衛大將軍、中書令。
李世民的爵位是王爵,在唐代爵位中是第一等爵,封建時代王爵封號以“秦、晉、齊、楚”四個封號最為尊貴,秦列第一,楚最次之,可以這麼說單憑王爵封號,哪怕沒有“位在王公之上”的聖旨,李世民的地位也是臣子當中最大的,僅次於皇帝和儲君。
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就是陝東道的最高行政和軍事長官,擔任此職,也就意味著掌控了唐朝的半壁江山。
再其次是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唐代延續隋代,設置十二衛統率禁衛之兵,即左右翊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屯衛、左右候衛和左右禦衛,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就是這十二衛的最高長官。當時,左右十二衛是護衛唐都長安的精銳力量,也就是說控製了這股力量的李世民,隨時可以控製唐都長安,繼而嚴重威脅到皇帝和太子的安全。
最後是中書令,唐代中書令是三省之一中書省的最高長官,是為宰相之職。中書省在唐代是全國政務中樞,為中央最高政府機關,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機要,發布皇帝詔書、中央政令的最高機構。身為中書令,李世民可直接控製全國政務。
天策上將掌軍,且可以無需經過吏部招攬人才;中書令掌政,全國官員的任免皆由其決定;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控製唐朝半壁江山,且還是最為富庶的所在地,轄區內軍政事務悉聽尊便;左右十二衛大將軍控製唐都防衛力量,隨時可以威脅唐都。
想想看,這是何等龐大的力量,全國軍政皆在其手中,依靠陝北道,背後又有源源不斷地金錢支持,又執掌左右十二衛這支唐都最精銳的武裝,可以說李世民的權勢已經是堪比李淵,是要錢有錢,要人有人,隻差了一個皇帝的名頭罷啦!
真是因為李世民做過中書令,所以唐朝一品,二品的官職,也就變得有名無實,後來再也沒人敢擔任這個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