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李夫婦的雕像麵前,是一尊巨鼎。
因為剛過完年,很多人見不到皇帝,都來這裏祭拜。
學生們也是一樣,準備好了香燭,開始焚香祭天,然後有人開始撰寫“討賊檄文”,聲討軍器監。
薛定諤看到這一幕,把懷裏貓遞給一名軍卒,“老張,你是維持秩序,別讓他們鬧事。請願就要有請願的樣子,我進宮麵聖。”
秦長青正帶著媳婦孩子們逛GAI,路過朱雀大街的時候,也看到了這一幕。
明白了各種緣由險些給氣死:這群學生,是嫌棄我死的不夠快嗎?
一路小跑去了承德門廣場。
有人也已經認出來是他。
“本侯理解諸位的心情,更欽佩諸位的一身正氣。”
“但是呢,既然是陛下的口諭,咱們就要相信陛下會妥善處理。”
“你們都是祖國的棟梁,未來的柱石了,當務之急是先讀書讀好書,等做了官,才可以和那群貪官汙吏鬥爭到底。現在,你們全都散了,這件事交給本侯處理可好?”
一瞬間,學生們全都感動壞了,秦侯爺要孤軍奮戰嗎?
為了我們的前程,寧願一個人和罪惡鬥爭到底,也不願意把他們牽連其中。
秦侯爺才是鐵骨錚錚真漢子,秦侯爺才是大唐的重臣名士啊!
“秦侯爺光明磊落,浩然正氣,實屬我被楷模!”
“既然如此,你們該祭拜就祭拜,別鬧事,也別搞請願的那一套,一切有本侯擔著。”
秦侯爺好不容易把這群學生們安撫好了,這才急匆匆走向承德門,卸下自己的一身裝備,讓一名部曲看管,進了皇宮。
紫宸殿。
李世民正在燒香,拜的卻不是漫天神佛,也不是什麼三清四禦,更不是他真武佑民天君,而是李秀寧。
一張供桌,上麵擺滿了貢品,李世民恭恭敬敬的上香。
“姐,你給朕留了一位國之柱石啊!”
“你是不知道,長青這個崽崽……”
李世民對著李秀寧的令牌,嘮起了家常,把秦侯爺一頓狠誇。
就在這時,有內侍稟報,平西侯爺求見。
李世民自然是歡天喜地,讓他進來。
可還沒等開口呢,薛定諤也通秉後進啦,訴說了學子們在承德門請願的事情。
“陛下明鑒,不過是那群學生看見臣寫的字之後,心生感慨罷了。更何況,軍器監確實壓榨工匠。”
李世民眼裏已經閃爍怒火,“長青,以前很多讀書人罵朕,但朕忍了,因為朕確實做的不對。但是,關隴的學子罵朕不行。現在這群人又說朕顛倒是非黑白,你覺得朕能忍?”
“陛下,你太高看他們了。外麵大多數都是寒門子弟,沒經曆過官場的毒打,等真的入士了,身上的銳氣自然也就磨沒了。”
“再者說,現在的朝堂全都是趨炎附勢之輩,也該掀起幾層浪了。更何況初生牛犢不怕虎,老臣和新臣自然要好好碰撞一下。未來還會有戰事,老臣們大都安於現狀,也需要這群小子們給朝堂添加點剛正的活力。不管到什麼時候,一個國家的銳氣和霸氣不能丟。”
李世民略微沉思了一下,“確實是這麼個理兒。賢婿,滿朝文武確實有些不思進取了,唯獨你還能保持長久的目光,不忘為大唐添磚加瓦之初心,朕確實沒看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