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和丘神績有什麼關係?”李世民不解的問,“丘神績還能倒賣軍械嗎?”
丘行恭聽聞,臉刷的一下就白了,額頭上豆大的冷汗像雨點一樣落在地上。
“請陛下明察!”
老程對著李世民一叩首,“陛下,臣殺人行的是軍法,就算是大理寺有治罪與臣,臣也毫無怨言。但臣請陛下,還戰死者一個公允!”
“你先起來!”
李世民眉頭緊鎖,目光犀利的看向丘行恭,想說什麼最終還是沒說出口。
“樂兒!”
李世民招呼一聲,常樂急忙對著李世民一躬身,“陛下,奴婢在!”
“內侍省也彙同三司會審。”李世民頓了頓,“此事,涉及甚廣,知節暫時交給你了!”
“奴婢遵旨,一定照顧好程老公爺!”
“盧愛卿!”
李世民看向了盧俊義,“你們禦史台的禦史大夫,一直告假?”
“陛下,鄧大人年事已高,今年六十有八,三次請辭,陛下都沒批複。”
“朕批了,一會兒讓樂兒過去鄧愛卿府上傳旨。從此刻開始,你擔任禦史台禦史大夫,統領禦史,監督、協助三司辦案!”
“臣,遵旨,謝陛下提攜!”
禦史台,中國古代官署名,是東漢至元朝設置的中央監察機構。秦漢以禦史負責監察事務。
隋唐五代宋金元曆代沿置,行政監察機關,負責糾察、彈劾官員、肅正綱紀。
李世民當皇帝的時候,禦史台僅僅風聞奏事,有審案的權利,沒有判決權力。
在禦史台設置台獄,受理某些特殊的訴訟案件。
設受事禦史一員,以禦史充任,每日一人輪流受理詞訟。
禦史台一般設有禦史大夫一人,從三品;禦史中丞二人,正五品上。
大夫掌以刑法典章糾正百官之罪惡,中丞為之貳。
下麵還有三院:一是台院,侍禦史隸;二是殿院,殿中侍禦史隸;三是察院,監察禦史隸。
凡冤而無告者,三台詰之。三台分別是禦史大夫、中書舍人、門下侍郎。
大事奏裁,小事專達。凡有彈劾,禦史以白大夫,大事以方幅,小事署名而已。
在朝會的時候,百官齊立,禦史台會派出兩個人押班。
如果把朝會比喻成足球場,那押班的就是裁判員,專門檢舉大殿上不法者和不敬者。
如果發生互噴事件、打架鬥毆事件,他們也會負責記錄,並算在政績考核的扣分項上麵。
盧俊義做了一輩子的大老二,現在終於轉正了,也算是得償所願了。
“盧愛卿,朕給你的是代任之職,你要好好的監督三司,主持公允。”
“如果丘神績有罪,程知節就算是執行軍法,但未經上報私自斬首,也是過錯!”
“如果丘神績無罪,程知節該怎麼辦,就怎麼辦。按照大唐律疏,是殺還是流放,必須嚴苛執行。”
“朕,絕對不會偏袒任何人,但也絕對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壞人!”
李世民的目光有落在丘行恭的身上,“通敵叛國,販賣軍火,往小了說也是誅九族的罪!”
“陛下,臣……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