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說島。
太平洋沿岸南部的島,位於阿穆爾河出海口的東部,東麵和北麵臨鄂霍次克海,西隔韃靼海峽同大陸相望,南隔宗穀海峽同北海道相對。
這裏很早就為中原王朝所知曉,但是苦於距離遙遠,古代和很長一段時間都沒能夠與島上的居民建立起有效的聯係。
直到唐朝時期滅掉高句麗,將勢力深入到東北地區之後,中原王朝才真正的將足跡踏上了庫說島。而“庫說島”這一名字也是得名於這一時期。因為庫說二字是同屬於黑龍江下遊,直接受到唐朝控製的黑水靺鞨對於島上的費雅喀人的稱呼,因而唐朝沿用了這種說法,將該島稱作為庫說島。
這個島嶼在元朝的時候被稱為“鬼嵬”,在明朝稱為“苦兀”,在清朝初年還是恢複了“庫說”的稱呼。但其實這些稱法都是對同一個詞語的不同音譯,在實際意思上沒有多少差別。
小日子很精明,在蝦夷時期,就把這裏列入進了他們的領土範圍,稱之為北蝦夷地。但有意思的是,在白江口劉仁軌打得他們生活不能自理之後,他們又把這裏的名字給改了,改成了樺太,翻譯過來就是唐人的島,你看早起的地圖會發現,小日子很崇拜唐朝的,很多島嶼上麵都是唐什麼什麼島,唐這個字出現至今,在小日子家就沒變過。一直到了1809年,小日子的江戶幕府才改回來,改成了北蝦夷地。
該島地形南北狹長,其形狀如魚,北部是北薩哈林低平原,地勢較低,沿岸多潟湖。中南部主要是山地,西有西薩哈林山脈,東為東薩哈林山脈,兩山脈之間是特米-波羅奈穀地。北部主要是由達烏爾落葉鬆構成的沼澤化稀疏針葉林。
在島的南部,有一座城,名叫南薩城,是島上唯一一座成建製的城池。
南薩成的城主名叫巴圖魯,這個人稱他為領主更為恰當,庫說島上所有人都歸他管理。
這裏居住的庫說部為最大的部落,也是有資格住進城裏的人。
庫說人體格粗短而健壯,屬於矮小的類型。其特征是骨骼粗壯,肌肉緊貼其上的末端骨、脊椎骨。身體是枯瘦型肌肉質,沒有皮下脂肪。
但此時,城主府外卻一片狼藉。
鮮紅的血液染紅了台階,屍體橫七豎八。
這意味著,南薩城剛剛經曆了一場驚天的殺戮。
這個世界上,最安全的人,及時死人。
巴圖魯沒想到會有人來攻打南薩城,更沒想過自己會戰敗。
要知道,巴圖魯可是庫說族的第一勇士,就是他帶著庫說部征服了島上的所有人,並讓他們臣服在腳下,世代為奴。
可偏偏他們敗了,敗給了一群天兵天將。
沒錯,就是敗給了一群天兵天將,他們手中的武器,或許隻有天上的神明才會有。
達爾罕,是一名庫說部的奴隸。
這個奴隸每天幹的都是最卑賤最肮髒的活,他一直都想反抗,可孤身一人,卻一直沒有機會。
他很想顛覆巴圖魯的魚肉,他想擺脫這一切。
直到有一天,他逃出了庫說島,遇到了一個叫做乾巽的男人。
男人告訴他,“去南麵,南麵的人,會指引你找到自由。”
所以,達爾罕不停的跑,不停的跑,終於跑到了東北都護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