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白首相攜眷一生(1 / 3)

變動幾乎就發生在眨眼之間。

玉青時和宣於淵成婚後的次月,皇上的病突然就到了再難壓製的程度。

幾乎所有的人都在猜測皇上的身體到底怎麼了,又能撐到什麼時候,朝中看似一切如舊,可無聲的風雲卻悄悄地聚集在了每一個人的頭上,宛如陰雲一般死死地壓在人的心口。

在這種情況下,朝中逐漸有了關於複立太子的提議。

皇上沒直接把這種風向壓下去,而是任由其發酵。

隨著提出複立太子的人越來越多,因病休朝數日的皇上卻突然精神奕奕地出現在了朝堂之上。

他的視線意味不明地從眼前眾人的身上一一滑過,在無數心照不宣的惴惴中定格在宣於淵的身上,沉默了好一會兒之後啞聲說:“朕病了些時日,雖說沒能日日與朝臣相見,但是該聽的話卻聽了不少。”

“隻是不知是朕病糊塗了,還是你們之中有人糊塗了意識不清,怎麼最近傳入朕耳中的話,沒一個字是中聽的?”

皇上的聲音不大,可字字句句落入耳中卻帶著無聲自威的力度。

提出要複立太子的人心虛地低下頭不敢多言,始終對此冷眼旁觀的人卻暗暗在心中冷笑。

左相左右看了一圈,確定沒人想說話後邁步而出,躬身站定擲地有聲地說:“雖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就改善莫大焉,但是不同情況卻難以並肩而論。”

“依微臣所見,有些所謂的嫡長之言不必入耳,隻是另有一事卻不得不提。”

“你說。”

“國本不穩,必有人心生亂之嫌,盡管陛下如今正值鼎盛之時,但是還是當盡早擬定太子人選,一則是可穩朝綱,二則可定民心,立太子之事迫在眉睫,屬實不可再耽擱了。”

左相話音落下,馬上就有人站出附和。

立太子和複太子的話聲不斷在眼前衝撞,就像是一場醞釀已久令人生笑的大戲。

看著戲台上的戲子們蹦來跳去的吵鬧掙紮,高坐上首的皇上意味不明地笑出了聲。

他摩挲著拇指上的扳指,意味不明地說:“朕在位多年,也曾有過寄予重望的太子,隻是廢太子屬實讓朕失望,這太子到底立不立,好像也就沒那麼重要了。”

“朕今日把你們叫來,為的可不是立太子這種無稽之談的笑話。”

“定北侯。”

“微臣在。”

“近來天兒逐漸涼了,朕在這宮中久住無趣,也覺得冷得慌,朕記得海清殿那邊的景致不錯,多年未見倒是有幾分想了。”

“你辦事一向最得朕心,修繕海清殿的事兒交給你朕比較放心,你近日就先不必往城外大營去了,隻管安心去修繕海清殿,別的瑣事都不必理會。”

定北侯是執掌汴京大營的人,身居高位多年,從未被指派過除軍營之外的活兒。

如今皇上一開口就把人指去修繕宮殿,這話一出剛才還人聲鼎沸的朝堂上立馬就陷入了難以言喻的死寂。

民間小兒都知道,定北侯是皇上倚重的權臣。

皇上現在把人派去修繕一個無關緊要的宮殿,這是要棄用定北侯的意思嗎?

還是說……

定北侯做了什麼讓皇上不喜的事兒,這才招至如此後果?

在無數道揣測的目光中,身處最中的定北侯麵不改色地點頭應是。

“微臣遵旨。”

“隻是不知皇上打算何時起架前往海清殿?”

皇上轉了轉拇指上的扳指,笑道:“這個月月底。”

“朕很期待這次的出宮避寒,也相信你能做好,你說呢?”

定北侯恭恭敬敬地跪下說:“微臣定不負陛下所望。”

“很好。”

“那就這麼定了。”

定北侯出宮後片刻都未耽擱,輕車簡行去了海清殿,好像真的很重視修繕的事兒。

而與此同時,消失了數日不見蹤影的宣於淵也玉青時拉著到了書房裏。

他將一個令牌鄭重其事地放在玉青時的掌心,輕聲說:“過幾日我都不在家,明日你裝作與我爭執回娘家的樣子,搬回定北侯府去住上幾日。”

“這是個調令龍騎衛的令牌,我給你額外留下了些人,你隻要在定北侯府中好好住著,就不會有任何事兒,記住,在我來接你回家之前,或者你父親到家之前,絕對不可走出定北侯府的大門半步。”

“不管外頭發生什麼,一定不能出來。”

關於最近可能會發生什麼,玉青時的心裏隱隱有了猜測。

但是她也沒想到,這一日居然會來得這麼快。

看著自己手裏沉甸甸的令牌,玉青時反複吸氣後咽下喉中苦澀,低聲說:“你會沒事兒的,對嗎?”

宣於淵輕輕地笑了。

他伸手攬過玉青時的後腦勺在她的眉心印下一個淺淺的吻,柔聲說:“當然。”

“我會將那些企圖對父皇不利的賊子全都處死,讓那一個個野心勃勃的狂徒都走上自己該走的黃泉路,我還會拚盡全力活著回來,因為我知道你一直都在家裏等我。”

“遲遲,別擔心。”

“我會處理好一切的。”

“舅舅這次回來還帶回了我想要的人,為保安全我已經設法把人送到定北侯府了,你明日去了就可見到。”

“等我回來的時候,說不定咱們給對方的都會是好消息。”

宣於淵是擠出時間匆匆趕回來了一趟,不等歇口氣的功夫,轉眼就再次不見了人影。

玉青時捏著手中令牌忍不住長長地呼出了一口氣,次日就按他所說在府上鬧了一場,大張旗鼓地帶著人回了娘家。

定北侯府,猜到了什麼的老夫人安撫似的握住玉青時的手,低聲說:“自你出嫁後還是第一次回來,正好趁著這次多住幾日,也省得家裏人總是念叨你,你爹前幾日把你秦家奶奶和元寶他們姐弟也接了過來,就住在你的梅青院裏,你去了正好跟他們一起作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