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知道。我單位您知道的,很少忙的連接孩子的時間都沒有。真忙成那樣,我就把悠悠送回來跟您二老住段日子。”雖然與前夫離了婚,楊清接手這具身體以後,可從沒有在孩子麵前說過前夫以及前公婆的壞話。
她不希望讓孩子參與到大人的爭吵不和中來。
何況那三人都是她的親人,隻要他們不是做的過分,她就不會在孩子麵前說是非。
隻是一但那三人做的過分,她就不得不提點閨女,不是為了種下仇恨,而是想讓孩子能辨別親情,辯別是非,也能警醒些。
“好。”
離開的楊清,在小區大門口遇到了回家的前夫,兩人擦車而過,彼此望了一眼。
但都沒有打招呼的意思。
剛開車到超市,打算給家裏補貨,蔬菜,水果,日用品都要補貨了。
手機叮咚叮咚的響起,是老三的電話,隻聽電話那頭,老三興奮的說道,“姐,我京城區域的第二名,能去湘南錄製後麵的節目了。”
“恭喜,需要投票就給我發信息與鏈接,到時候我幫你投。到時候早點告訴爸媽,讓他們在小區也幫你拉拉票。”
“謝謝二姐,我知道的。”楊文西心裏那個美呀,他用穿越前所在世界的歌曲,作為原創,獲得了極高的評價。
要不是第一名是關係戶,他就是第一名。
帶著另外一個世界的文化,在平行時空,也許能獲得成功吧。楊文西不確定的想著。
楊文西自己一個人在娛樂圈折騰,幾個月以後,還真折騰出來了名堂。
簽約一家大的傳媒公司,因為參加選秀,已經有了名氣,還是創作才子的名頭,合同可以比肩三線頂峰的藝人。
特別是版權方麵,因為有楊清幫他找了律師,更是沒有被坑。
分成也不錯,與二線藝人一樣。合約在某些方便是比肩二線藝人的。
楊文西走上了正規,楊清的日子更加的清閑。
她的日子其實一眼能望到頭,上班下班退休。多年她也是一直一個人,沒有再結婚。
日子過得悠哉,也安靜。
一直到八十八歲,有了重孫,才閉眼。
…………
*****
回城知青
平行世界,架空
一九七八年,六月
燕京大學,一間會議室內,涇渭分明的坐的兩方人。
一方是一老一中兩位男人,帶著三個孩子,一方是三男兩女。
老的老同誌,農村人的裝扮,穿的一身嶄新的汗衫,加舊的灰色襯衣。
手中捏著一根煙杆子,盯著對麵穿著碎花襯衫的年輕女子說,“小楊,老龐家都沒了,隻剩下這三個孩子。你是他們的小嬸,我們想著,隻能把孩子送來。知道你不容易,峰小子犧牲以後,你一個人帶著一個閨女本就不容易,現在又多三個孩子也是不容易的。
可我們也沒有辦法,真看著孩子不管不可能,管吧,也沒有人一天到晚看著他們。亮小子強都很,說他能養活弟弟們,見天的進山。
你說到時候出事了怎麼辦?我們也不放心不是……”
對麵的碎花襯衫女子(楊清),已經明白自己的處境,下鄉知青是恢複高考以後的第一屆大學生。
還有一個身份,烈士軍屬,在做知青時結了婚,丈夫在去年上半年犧牲。
本來她與丈夫就有一個女兒,現在又多了大伯哥,二伯哥家裏的三個孩子。
大伯哥,二伯哥兩對夫妻,坐便車進城,牛癲狂,翻車。兩對夫妻加車上還有三人全死了。
那三人家裏,也有孩子,但還有其他親人。
隻有龐家的三個孩子沒有人管,他們也不是一個親人都沒有,外祖家那邊條件都不好,也養不了他們。有個小姑,家裏也有兩個孩子,也養不起他們。
偶爾去瞧瞧他們倒是可以,隻是養他們,都做不到。
生產隊商量來商量去,隻能把三個孩子給楊清送來,好歹是大學生,跟著楊清以後也比跟著別人有出息。
收拾收拾三個孩子的行李,就拽著三個孩子給送了來。
楊清身邊坐的是係裏的主任,還有教授,輔導員,以及她班上的副班長。
都有給她做見證也有給她撐腰的意思。
“老支書,盼盼才四歲,我自己每天要上學,照顧幾個孩子確實有些困難。但我也不能看著他們三個不讀書,這麼小就……”說道後麵,她自己都有些哽咽。
語氣低沉,難受。
“小楊,唉,你別怪我們。真是沒有法子了。亮小子又不聽勸,總是要往山裏跑,我們真怕亮小子進山出事,到時候我到了下麵也不好意思與你公公大伯哥他們交代。”
“老支書,三個孩子我養,隻是需要隊裏幫忙多照看我們三家的宅子。以後我們肯定會找機會回去的,您知道的家裏的房子對幾個孩子的意義。
房子破爛是天定,但我不想房子被其他人占了。”
“明白明白,你放心吧,你們三家的房子,我保證隊裏不會有人侵占。不管何時,房子都是你們的。”老支書看對麵的人答應了養孩子,哪有不答應幫忙看著房子的。
“謝謝老支書,那天亮他們三個出來有沒有開長期證明。我想讓他們在燕京讀書,至少畢業之前我無法離開燕京。”
“有,我們已經想到了。不能耽擱你讀書,也給他們打好了各種證明,放心吧!”老支書早想好了各種問題需要的一些證明。
隔壁坐的會計,從挎包裏拿出來一大摞的證明,還有一些書麵文字材料。
包括三個孩子的戶籍證明,還有三個孩子家裏的錢財,雖然不多,但也有一點,用兩個紙包包住。
被會計推給楊清,“小楊,亮小子家裏處理完他父母的後事以後,還餘有十塊錢。華小子家裏餘有十六塊錢。
我現在全部交給你,之前沒有給三個小子,也是想著在他們用的著時候給他們。”
“陳會計,謝謝。”楊清也沒有數,接過那兩個紙包隨手揣進兜裏。也拿起那些各種證明。
低頭輕聲問輔導員,“鄭老師,我們學校附近有沒有小學初初中?能收外地孩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