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攝政王的籠中嬌(1 / 2)

報菜名的太監,嘴巴那可是伶俐著呢!

“回皇上,今兒這許多菜,有舊式老樣子的。

譬如酒釀鰣魚竹筍湯,是將鯽魚薄批成片,用酒、醬、花椒浸潤,再輔以文火同竹筍慢燉。

這鰣魚號稱長江三鮮,十分名貴。因它出水即死,價值不菲,向來是貢品專供皇上您吃的。

再譬如這鴛鴦五珍膾,是以鴛鴦為主料,配以菌、筍等山珍膾製而成,理氣養神,滋味鮮美。

這鴛鴦可是攝政王親自打下的,菌和筍,都是攝政王莊子裏新鮮摘下來的……”

這幾樣在眾人眼裏固然珍貴,世子卻覺得稀鬆平常。

他生來就極為尊貴,什麼好的沒有吃過?而且在現代的時候,隻要有錢,想吃什麼就有什麼。

在這裏,估計到了大冬天,吃個新鮮菜都難吧!

況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攝政王的莊子還不是皇帝賞的,難不成沒有他,皇上連口新鮮吃食都沒有?

太監也不知道世子做了這許多心理活動,接著報著菜名:“四幹果是核桃、花生、蒸棗、銀杏。四鮮果是‘揀時新的’。

兩鹹酸是砌香葡萄幹和薑香梅子。四蜜餞是月季甜李、茉莉蜜桔、糖花兒桃和梨香白果……”

這些也就是吃點意思罷了,當不得正菜。這宮廷裏吃飯也真是與眾不同,非得報一個菜名。

世子覺得聒噪不安,但他初來乍到,不好立刻就違背了人家的祖製。

報菜名的太監還在滔滔不絕地講著:“接下來,就是民間外頭傳進來的新樣式了。大都取了好聽的文雅名字。

第一道,玉笛誰家叫落梅。玉笛者,乃肉條也。但這道菜的用料一共用了五種肉。羊羔坐臀、小豬耳朵、小牛腰子、獐腿肉、兔肉。

每一根肉條,都不是一種肉做成的,而是兩種肉混合,口味總計有二十五變,合五五梅花之數。

第二道,乃‘二十四橋明月夜’,別看著,就以為這是普普通通的蒸豆腐。。

那豆腐呢,那可是不同凡響呀!需要先將一隻碩大的火腿剖開來,在裏麵細細地挖了24個圓圓的小孔,同樣地將豆腐削了圓球樣,塞到空裏,紮住火腿在蒸籠上慢慢地蒸著,菜成之時,火腿的鮮味已經浸入了豆腐之中,火腿則丟棄。

第三道,名兒很俗氣,名曰‘叫花雞’。剖了公雞的肚子,將內髒洗剝幹淨,不過是不拔毛的,用水和了一團泥,然後呢,就裹在雞外,生火烤它。

烤了不一會,就會冒出甜香。濕泥變幹,撥開來,隻見,雞肉香嫩,其鮮無比……”

喜公公在一旁替世子布菜,不得不說,他是個眼神活絡的人,一眼就能瞧出世子愛吃的。

世子拿了盛著碾了三番的禦貢天水碧粳米,吃了三大口喜公公夾的菜。

那味道層出不窮,每一口都是新感覺。做成這道神鬼莫測、口感超級豐富大菜的,肯定是一個心靈手巧之人!

可惜,宮裏禦膳有規律,過三不食。

他再也吃不了第四口了,不然,這道菜,大半個月都難能在桌上見到了。

“這道‘玉笛誰家叫落梅’,做得真是妙極了,做它的禦廚重重有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