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有理,想不到你這娃兒倒是看得通透。”一位旁觀的大臣不禁點頭誇讚。
“可是如今竇氏已滅,如此說來吾大漢如今不是應該沒有內憂了嗎?”一位大臣考問道。
“非也,非也,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一方麵雖然外戚一定程度上會威脅到帝王的權力,但在另一方麵皇帝又不得不倚靠外戚來對抗士大夫集團對自己權力的侵蝕,眼下看似外戚勢力已除,但為與士大夫集團相抗衡,不久的將來,新的外戚勢力必將重新產生。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二個憂患,士大夫集團與皇帝之間的權力之爭。”
“胡說八道,吾等儒家士子,一向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己任,又怎會做出危害大漢與天子之事。”一位官員當場嗬斥道。
“這位大人先不要著急,小子話還未說完,且聽小子細細道來。”
“諸位需知,世人皆有欲望,就連皇帝陛下也不例外,諸位大臣所要做的就是適當約束陛下的權力,使其不能為滿足自己的欲望而爛用自己的權力,從而對國家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然而有時一些大臣卻以此為由,為滿足自身的政治訴求而過度侵犯了帝王的權威,兩次黨錮之禍,對陛下與臣子之間的信任造成極大的損害,一些賢良的大臣也因此受到牽連,造成國家人才極大的損失,進而加劇了國家的內耗,這便是我說的內憂之一。”楊廣聞言不禁搖頭解釋道。
看著楊廣在眾人麵前毫無畏懼,侃侃而談的樣子,楊彪不禁羨慕的對楊奇說道:“公挺,汝之幼子,神童也!未來興吾楊氏者必此人也!”
“文先過譽了,小子胡言罷了,朝中之事哪有如此簡單,回去吾得好好教訓一下他,所謂禍從口出,朝廷之事也是他這黃口小兒,能夠議論的嗎!”楊奇連忙打斷楊彪的話搖頭說道。
“楊兄之言有理,對楊兄所說之事操也深有同感,不知楊兄對此可有解決之道。”這不知從何處冒出一位青年才俊對其提問道。
。您提供大神四知的廣漢飛行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