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兄,想不到潁川書院一個小小門童竟也如此知禮!可見潁川書院的確有其獨到之處。”楊廣望著門童離開的身影略微感慨道。
“嗬嗬,仲宏不必太過驚訝,畢竟相較於常人,他們每日接待來自天南地北的學子,常年聆聽士子間的論述,耳濡目覽之下,有此表現也就不足為奇。”荀彧解釋道。
“文若兄言之有理!”楊廣微微頷首。看著眼前古樸的書院及不遠處傳來的朗朗讀書聲,楊廣不禁心生無限感慨:
“穎川書院作為漢末的文學重地,曆來被儒家士人看成獨立研究學問的安身立命之所在。書院從萌芽之日起,就與士人“獨善其身”的生活道路緊密聯係在一起。其創建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超世脫俗的精神追求,作為漢末儒家士子間最後一片淨土的存在。其在整個漢末曆史上的影響力可謂空前。
想想那些日後活躍在北方群雄間的汝潁士人們,楊廣不禁生出要是日後能將其所有人才都納入麾下,自己一統天下的大業想必必能向前邁出一大步吧。不過這也就是想想,畢竟自己日後的根基還在關中,一時半會兒恐怕還真難輕易跨入中原,畢竟今後這裏可會是自己此生最大的對手曹孟德的後院。”
“唉!”想到此處楊廣不禁長歎一聲。
“前方可是仲宏賢弟當麵?”
“疑?吾難道是出現幻覺了不成,這裏怎麼會出現曹孟德的聲音。”楊廣疑惑的向後一探,嗬!這可真是說曹操,曹操到,來人不就是方才自己心中念道的曹操,曹孟德嗎!
“孟德兄,汝怎麼會出現在這裏?”楊廣疑惑道。
“哈哈哈!還真是仲宏賢弟阿!想不到你我兄弟如此有緣,離了京師竟還能在此地重逢。”曹操哈哈哈大笑道。
“仲宏,不知這位是?”
“哦!誌才兄吾來為你介紹一下,這位乃是大司農(曹嵩)家的公子,姓曹,名操,字孟德。孟德兄,這位是吾之好友,戲忠,戲誌才。”
楊廣聞言連忙介紹道,生怕戲誌才與曹操有過多的接觸,畢竟曆史上這兩人可謂是一見如故,要是讓還未入手的戲誌才過多的接觸曹操,楊廣還真怕自己這煮熟的鴨子會飛了。
雖不知為何楊廣會一反常態的熱情,但戲誌才還是壓住心中的疑惑與曹操見禮道:
“見過孟德兄。”
“見過先生!”曹操接言回禮道。
“對了,孟德兄,汝還未言怎會突然出現在這裏?”為免二人多言,楊廣連忙叉開話題道。
“呃!仲宏賢弟難道不知今日許子將,將在這裏舉辦月旦評嗎?”曹操本以為楊廣應該也是收到消息才趕過來的,沒想到卻是另有緣故。
“什麼?月旦評不是在明日嗎?什麼時候改的時間!”楊廣驚訝道。
“呃!今日難道不是初一嗎?”
“呃!孟德兄,汝該不會是趕路太急記錯日子了吧?今日乃是三十。”楊廣聞言不禁一臉黑線。
“三十?呃!汝看看,為兄這腦子,急著趕路連日子都忘了!”曹操這才煥然大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