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分地移民(1 / 2)

如今的太史慈與楊廣一樣,實在是太年輕了,但是又太能打了,一如當年武帝朝的霍驃騎,雖然功勞並沒有霍去病那麼顯著,但是在平定幽州鮮卑之亂和經略西北兩場戰事之中,卻是屢戰屢勝。

眼下太史慈才剛剛被升為天水郡守不久,再往上升遷未免太快了,總不能讓他去做涼州刺史吧?

弱冠之年就當刺史?十二歲就拜相的也就隻有甘羅一個。

不過何進的這個提議倒是打動了劉宏,原因無他,太史慈不是能征善戰麼?既然如此就提高他的軍職好了,待其日後軍職上來正好能夠成為平衡一下朝中諸將勢力的棋子,避免有一軍獨大的局麵,尤其是對於尚且年輕的楊廣來說。喵喵尒説

至於說太史慈乃是出身楊廣門下的事情,在劉宏看來卻是不值一提,畢竟大丈夫又何有肯久居人下之輩,隻要自己給的權勢夠多,還用害怕其日後會重投楊廣麾下不成。

於是乎,劉宏力排眾議,將太史慈任命為平虜中郎將。

於是乎,太史慈便成為了大漢朝軍方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

不過如今的太史慈卻是無暇他顧,因為他正在處理另一件事,很有些棘手。

“南容,湧進天水境內的居民如今已經有多少了?”

太史慈盯著麵前的輿圖,對傅燮說道。

傅燮則是手執一卷竹簡,上麵是郡中小吏記載的人數。

“截止昨日為止,從涼州其他幾個郡中湧過來的移民已經超過五千戶,接近兩萬人。”

“安置工作做得如何?”

“請郡守放心,某已安排人手,清點人數,不過流民搭起了很長的窩棚。”

太史慈憂心忡忡的點了點頭,民眾遷移這事乃是楊廣重點交待太史慈之事,在楊廣看來,涼州久經戰亂,人口本就不多,隻要太史慈能夠將涼州絕大多數人口集中於數郡之中,嚴加守禦。

羌人不事生產,在失去可供劫掠的漢民之後,便會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隻要堅持數年必會不戰自潰,到時再略施以懷柔,自己便能徹底坐擁整個涼州。

不過如果處理不好很有可能就要變成禍事,這些遷移進來的民眾如果得不到妥善安置,演變成暴民,甚至是叛軍,那他可就得焦頭爛額了。

羌人叛亂之後,為禍雍涼二州,各郡縣飽受其苦,堅守城池,而羌人胡騎就分兵抄掠四野,一時之間民不聊生。

而太史慈奉命鎮守天水,威名遠播,羌人不敢來煩,一是因為天水位於涼州後方,距離漢軍大營靠的很近,因此羌人並不來攻。

飽受戰亂之苦的平民當然不可能坐以待斃,紛紛拖家帶口走往天水。

太史慈當機立斷:“組織郡中屬吏,對遷移民眾登記在冊,分發田地。”

如果太史慈擔當的是河北或者中原的郡守,那麼對於這麼多的民眾很有可能束手無策,因為漢朝的土地兼並其實相當嚴重,大地主大士族比比皆是,擁有成千上萬的良田不說,還在想著辦法置辦田產,一些農民就被逼得破產。

而在西北,首先是土地麵積廣闊,到處都是未經開墾的土地,隻要稍加開發就是萬畝良田。要知道漢朝時的西北,自然環境遠遠不如現在這般惡劣,土地肥沃,河流寬闊,當時的中國北方有不少大湖大澤,皇帝圍田打獵就選擇這些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