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成想才第二天,韋小寶就收拾妥當就與大隊人馬啟程前往少林寺了,向往著外麵自由自在生活的沐劍屏也隻有羨慕嫉妒和幹瞪眼的份兒了。
俗話說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沐劍屏之前從天牢那個中年犯人處得到了一些線索,且答應了要幫他尋找曾柔的下落,那自己就得盡力完成才是。
按照鹿鼎記原有劇情,這次韋小寶被封為副都統,奉命率大隊人馬前往少林寺的路上,就會遇到曾柔和其他王屋派的弟子前來偷襲軍營,如果想要見到曾柔並把信物玉笛交給她,那和韋小寶一起去少林寺,途中守株待兔就是最好的辦法。
韋小寶才剛離開皇宮不久,他們人數眾多再加上韋小寶又吃不了苦,所以趕起路來速度一定非常慢,如果自己最近這一兩日就啟程追趕,還是可以趕得及的。
可惜的是,自從采花大盜那件事之後,康熙不知道是不是故意找茬兒,不管誰對誰錯,硬要說成是她辦事不力,暫時不允許她隨意出宮去調查鼇拜或者吳三桂的事了。
不能自由出入皇宮,直接影響到她這次無法跟隨韋小寶一起去少林寺,沐劍屏不是沒想過要和康熙請一個聖旨,讓自己可以和韋小寶一同上路,但是想到自己就是一個小小的侍衛,人微言輕,根本沒有任何資格和理由去求取這道聖旨。
好在宮中自由行走之權康熙暫時還沒有收回,此時不當值的沐劍屏就在禦花園裏閑逛了起來,欣賞風景的同時也在思考出宮的辦法。
結果撞見了迎麵走來同樣有些愁眉苦臉的建寧公主。
在沐劍屏的印象中,每每見到建寧公主都是眉開眼笑的樣子,而且建寧天生性格樂觀開朗,此時假太後的事情沒有被揭穿,她依舊是受盡寵愛的金枝玉葉,能有什麼愁事呢?
請安行禮過後,沐劍屏就問出了自己的疑惑,建寧公主見到來者是沐劍屏,心情略略轉好了一些,隻是歎道:“唉,皇帝哥哥讓我晚上去參加家宴。”
據建寧所說,今天不知是個什麼日子,康熙晚上要在乾清宮舉行家宴,到場的人說白了都是愛新覺羅家的親戚,建寧公主本不願意出席這個宴會,但因為她是康熙唯一的皇妹,所以康熙讓她一定要出席。
沐劍屏實在不能理解這些皇家人的思維方式,舉行家宴這不是一件好事嗎,大家坐在一起吃飯聊天,至於這麼愁眉苦臉的嗎?
忽聽得建寧公主說出了一句令人啼笑皆非的話來:“本公主喜歡清靜,不喜熱鬧。”
這對麵要是站著個別的什麼人,沐劍屏興許就信了,可現在對方可是建寧公主,是不是寧願相信地球是方的也不會相信建寧公主喜歡清靜。
看到沐劍屏怎麼遮掩都遮掩不住的難以置信的目光,建寧公主隻好換了另一種說法:“熱鬧一點也還可以,但是不喜歡太過熱鬧,尤其是那種虛情假意的熱鬧。”
建寧公主性子直來直去,她認為皇家人雖然外表看上去光鮮亮麗,但其實大多都很虛偽,暗中勾心鬥角你爭我奪的也不在少數,雖然隻是普通的一個家宴,但不一定每個人都是抱著單純的心思去參加的。
看似熱鬧和睦的氣氛,看似親切和善的笑容,然而推杯換盞之間,不一定誰的心裏就在算計誰了。
這一點沐劍屏倒是能理解,畢竟即使放在現代的世界,這種情況也是屢見不鮮的,就算是你身邊的親戚朋友,也不一定每個對待你都是真心實意的,總會有人是虛情假意甚至並不希望你過得好。
“你晚上不當值吧,你和本公主一起去宴會。”建寧就是這樣,和人說話永遠都不會是商量的語氣。
不過記得鹿鼎記的原劇情並沒有提過有這麼個家宴的事兒啊,其實仔細想想也對,原劇情這個時候建寧公主的真實身份已經被揭露,即使有這麼個家宴,康熙也不會讓她出席的。
沐劍屏倒是沒親眼見過皇家的宴會是什麼樣子,心中難免有幾分好奇,不過平時也就罷了,今次是愛新覺羅家的家宴,她要以什麼身份陪同公主參加呢,於是便問建寧公主。
“你看哪個貝勒格格不帶兩個跟班啊。”建寧覺得這都不算什麼事兒。
可是沐劍屏卻不樂意了,跟班的意思那不就是你坐著我站著,你吃著我看著,天知道這個家宴能折騰到多晚,自己站一晚上水米不進也就罷了,說不定還得伺候別人喝酒布菜,真是一點兒都不好玩。
“我想起來了,我晚上還得替一個生病的兄弟去巡邏,就不能和公主您去了,我先退下了。”沐劍屏說著轉身就想逃走。
建寧公主自然不會這麼輕易放過她,她一把拉住沐劍屏的胳膊,說道:“你少拿這借口搪塞,就算你晚上真的當值,本公主現在就去侍衛處和多隆把你要了下來,量他多隆不會連這點麵子都不給。”
真是既強悍又霸道,沐劍屏看著眼前這個隻比自己大兩歲,個頭都不一定有自己高的女孩子,隻是笑著搖了搖頭。
卻見建寧公主罕見地說了軟話:“好啦,你和我一起去我多少安心一些,大不了等宴會結束後本公主讓小廚房給你做些好吃的。”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沐劍屏也隻能心不甘情不願地點了一下頭,建寧公主上下打量了她一番,又說道:“隻不過你這侍衛裝束實在過於繁複,尤其這頂帽子……這樣吧,晚上你穿上便服,就以本公主伴讀的身份出席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