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9章 拒絕(2 / 2)

王祐聽到後,若有所思,卻是不曾說話。

王奇卻是笑了笑。

文官方麵,一直反對繼續對外的征戰,希望進一步穩定國內局勢。

武將方麵,希望繼續征伐外敵。

對於這些,王奇有自己的想法。

王奇後世所在的華夏曆朝曆代,但凡開國君王後,傳承到第二代都容易出問題。

西漢開國時,劉邦死後有諸呂之亂。唐朝開國後,有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宋朝開國後,也有宋太宗燭影斧聲千古謎案。到明朝,仍有燕王朱棣奉天靖難,皇權爭奪。

這一世界,曆朝曆代的開國君王後,也發生了許多皇權的爭奪。

究其原因,是打江山時,功勳彪炳的權臣多,新君繼位難以掌權,無法懾服這些權臣。亦或是,打江山時皇室子弟相繼崛起,各自立下赫赫戰功,自有勢力,難以壓製。

各種各樣的情況,彙聚在一起,便是曆朝曆代在開國郡王後,發生情況大多類似。

皇權在第二代的延續,容易出問題。

王奇的確可以繼續出兵,問題是,國內的治理,以及王祐的教導,這都是大問題,是必須要解決的。不解決這些問題,就一直存在麻煩,極可能釀成嚴重後果。

恰是如此,王奇才會聽從朱善長的建議,留在長安,穩定長安局勢。

周子山見王奇沉吟,再度道:“陛下春秋鼎盛,且實力卓絕。我齊國的未來,必然穩定傳承。隻要陛下坐鎮,國內更不可能出問題。所以臣認為,出兵也是可以的。”

王奇搖了搖頭,正色道:“朕如今,會一直坐鎮朝廷。原因很簡單,齊國很多內患,一直不曾解決。這些事情,擱在朱善長的身上,他處理不了。”

“朕在,才能處理。”

“至於發兵直接攻伐海西帝國,以及攻伐其餘的地方,暫時不夠成熟,因為眼下在象州、南州和北州,牽製了大批兵力。不過對於海西帝國,以及其餘各國的情況,可以進一步的了解,以便於準備出兵。”喵喵尒説

周子山聽到王奇的話,心下歎息,道:“陛下聖明,臣謹遵陛下吩咐。”

諸葛豐也歎息一聲,知道王奇下了決心,也就不再多言。兩人不再提及出征一事,隻是按照王奇的安排布置。

在諸葛豐、周子山離去過後,王奇看向王祐,問道:“祐兒,聽完周子山、諸葛豐的話,你有什麼想說的沒有?”

王祐緩緩道:“父皇,齊國疆土雖說遼闊,但我們不打別人,別人就會來打咱們。既如此,為什麼不繼續開戰呢?齊國治下,一直很太平。朝中官員,都說齊國歌舞升平,是太平盛世,更是前所未有的盛景。”

王奇聽得眉頭微蹙。

前所未有的盛景,的確是這般,可是齊國還差得遠。

甚至,還有很多問題。

如果王祐一直認為,齊國是歌舞升平,地方上很好了,那麼王祐的治理,就會忽略百姓。

這是要不得的。

必須要改變這個觀念。

王奇沉聲道:“祐兒,齊國如今的發展,的確是不錯,可這不錯,僅僅是相比於曆朝曆代。我們做所事情,不是和往昔比較,我們最終的宗旨,是要讓百姓能過上好日子。”

“甚至未來,能讓百姓頓頓有肉吃,能不愁吃穿。”

“這樣的日子,眼下明顯做不到。所以在對外擴張時,還需要繼續穩定內部,夯實基礎。在這一前提下,齊國未來,才能走得更遠。”

王奇道:“更何況,父皇剛回到長安時,章延年的事情,你知道吧?”

“知道!”

王祐道:“章延年遭到楊雄的迫害,以至於很淒苦,流浪到了長安。若非是章延年遇到父皇返回,主動攔路告狀,朝中上下,還都認為楊雄是能臣幹吏。”

王奇道:“所以說治理國內,還要繼續下功夫。因為齊國境內,不止楊雄一個人,還有諸多楊雄這樣的人,欺上瞞下,壓榨百姓。這些人,必須要處置,這就會消耗大量的精力。不過齊國的對外擴張,也要一直推進,要繼續了解情況。”

王祐道:“兒臣明白了,謹記父皇的教誨。”

王奇點了點頭,又闡述一些其他方麵的問題。他涉及到大道理,不曾闡述太多,主要還是涉及到對王祐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這才是最關鍵的。

要讓王祐知道民間疾苦。

要讓王祐知道,戰事的不容易以及影響。

。您提供大神東一方的大周第一紈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