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章 第 44 章(1 / 2)

解決完突發事件,陳秀回到暫時落腳的地方。

李氏帶著陳景端了幾盤子菜上桌,見到她回來,招呼道:“回來了?該吃飯了。”

陳秀走進來拉開凳子:“不等爹嗎?”

“不用等了。”李氏擺好菜擦擦手,把跟在身後的青鬆抱上凳子,“他出發前說過中午不回來。”

然後回頭問道:“那邊沒出事兒吧。”

“已經解決了。”陳秀將過程詳細說了一遍,“我暫時先這麼處理著。”

李氏沒想是救回陳老頭惹出來的事端,心情有些複雜,不想討論他破壞餐桌上的氛圍,幹脆沉默著不做評價。

陳秀坐到桌邊,低頭看飯菜盤子,裏頭全是野菜和一些雜糧,不見半點葷腥。

李氏注意到她的視線,歎了一口氣:“能整出這麼一桌已經不錯了。”

她憂心忡忡道:“鎮子上沒被帶走的糧食就那麼點,再怎麼省頂多也就夠吃兩天,現在救回來的人越來越多,以後可怎麼辦?”

“不用著急,姐夫不是去山裏帶人了嗎?等回來了,他肯定會有辦法的。”陳景倒是樂觀,也對李繼有信心。

鎮上安全後,村長陳宗就帶著陳景他們從地道搬了出來,除去食物的問題,黑暗仄逼的環境還有愈加濃鬱的排泄物氣味也是陳宗選擇這麼做的原因之一。

他不懂什麼是心理學,但在這樣的環境下越來越消極的整體氛圍還是能看出來的。

他想到了縣城的地牢,以現在地道的環境,待著不就跟坐牢一樣折磨人?既然外麵的情勢已經轉好,自然要搬出來。

像陳景,剛出來見到天光的那一刻,他感覺自己渾身上下像是被洗禮了一遍。在地道待久了變得渾渾噩噩的腦子更是一個激靈清醒了許多。

從前他便崇拜李繼,此後對讓他們提前出來的李繼更是尊崇,徹底成了他的無腦吹。

陳秀點點頭:“我聽繼哥說過,他打算繼續帶人去山裏打獵,順便搜尋一下逃進山的人。”

能在這場劫難下活下來的人大多是青壯,六陽鎮又太平了許久,一般人隻在小行山外圍尋些山貨補貼家用,獵人也隻敢深入一些,如果能聚集起人手深入山林,應該能有不錯的收貨,他們當初找到的板栗就是不錯的例子。

李氏驚喜地抬頭:“真的?”

“當然是真的。”陳秀肯定道,她知道李氏在擔心什麼,挑著好話說,“舅舅打獵也有好些年頭了,對山裏熟悉,他們一定不會有事的,說不定能找到他們。”

“對對對,一定不會有事兒的,老天爺保佑,人一定要平安……”李氏雙手合十,誠懇地向天祈禱。

……

兩天以後,六陽鎮被徹底肅清,一大群俘虜被拉到鎮上最寬闊的一處街道處決,也就是陳安曾經支攤的地方。

“畜牲!不是人!都該下十八層地獄去!”

“殺了他們!”

“殺了他們!”

雖然每天救回來的人不多,但零零總總加起來也有幾百,此時他們團團圍在一旁,聲嘶力竭地揮臂大喊,愣是給了陳秀一種周圍站著幾千人的錯覺。

她明白他們為什麼這麼激動。

為避免冤枉好人,陳秀提前調查過這些俘虜,也取了一些鎮民的證詞,發現了一件令人十分難過的事情——這些“吃人鬼”中,六陽鎮原本的居民竟然占了多數!

她起初還不敢相信,又重新調查了一遍,這才知道,原來這些俘虜大都是叛軍到來後第一批投降的人,叛軍被朝廷大軍嚇得轉移陣地後,一部分人幹脆跟叛軍逃跑了,留下的在糧食緊缺的情況下,不知道是誰動起了歪腦筋。

——吃人的禍事就此開始了。

他們最先挑的熟人下手。

沒有人防備他們,哪怕知道他們當過叛徒。

那種情況下誰都身不由己,大家畢竟相識多年,叛軍臨走前更是刮地三尺地洗劫過,都一窮二白,沒什麼可圖的,誰知道他們最終的目的是人身上的二兩肉呢?

於是中招的人不知凡幾。

之前關係有多好,被背叛後的仇恨就有多深。提供證詞的人中有幾個僥幸不死的,咬牙切齒地建議陳秀直接燒死或者活埋了他們。有些遇難者的親人情緒更是激動異常,提出希望能夠親自動手將他們千刀萬剮!

恨意之深重,可見一斑。

“二娃啊,叔可是親眼看著你長大的,你救救我,救救我吧!”

“大力,我知道錯了!你幫我求個情,我們兄弟都那麼多年了,我就是一時糊塗啊!大力!”

意識到自己大難臨頭,俘虜們想盡辦法向相識的人哀求,哪怕知道希望不大,但這是最後一根稻草,他們也隻能緊緊抓住。

這些人聲淚俱下,看著著實可憐,但陳秀隻抬眸掃了一眼,便移開了視線,心中不曾生出半分憐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