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清池很大,方圓數十裏,靈氣升騰,儼然一座集天地鍾愛而生的造化之湖。
若是能在此地清修,便是人間一大福事。
中州的宗門,喜歡在北境廣袤地界爭洞天福地,搶造化場所,尤其是幾座聖山,北境的將軍府手握長城境內十八府邸,但剩下的地界,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給人瓜分的幹幹淨淨……聖山弟子去北境試煉,都會順路經過自家宗門占下的“洞天”,其實那些洞天福地,不見得就比中州的修行資源好到哪裏。
北境真正頂級的幾座洞天,都是被涅槃大人物合力封印的,被列為“禁地”的存在。
如今的珞珈山主扶搖,曾經就帶弟子葉紅拂去“幽冥洞天”試煉,嚐試破開十境瓶頸。
而這“天清池”,單單是靈氣豐盛程度,就遠超中州占據的那幾座洞天。
最重要的是,天清池以“養魂”而聞名於世。
湖麵蕩開波紋。
寧奕和裴靈素在湖麵行走。
“這湖心處,竟然有人居住……”寧奕走在湖麵的霧氣之中,此地養魂,湖水裏似乎有著某種奇異的力量,以至於他的神念,在踏入天清池之後,便無法鋪展開來。
他曾遇到過星輝封禁陣法。
這像是神魂封禁陣法……隻不過執劍者的直覺非常靈敏,即便失去神魂感知,依然可以占卜吉凶,寧奕走在天清池內,並沒有覺察到一絲一毫的危險。
相反,神魂異常的舒適。
“這裏真是一處寶地啊。”他在心底輕歎一聲,怪不得大客卿那麼篤定的告訴自己,將丫頭安置在這裏,盂蘭盆節前的半年,絕不會有意外發生。
遠方的湖霧漸漸變淡,凸顯處一座湖心亭的輪廓。
“佛門裏關於‘天清池’的記載非常少。”裴靈素牽著寧奕的手掌,看著那座湖心亭,笑道:“靈山在世人的眼中是神秘的聖地,而‘天清池’則是佛門金冠上的一顆瑰麗寶珠。”
“但在古梵語的佛經之中,有人稱頌了‘天清池主’的偉大,說是締造了佛門修行的全新道路。”丫頭頓了頓,望向那座湖心亭輪廓的眼神裏,多了三分敬意,“以往的佛門苦修者,一味的淬煉體魄,但天清池主據說是那個時代最強大的‘神魂修行者’……開創了前所未有的神跡,也留下了這處聖地。”
寧奕喃喃道:“難怪律宗的大宗主,將這裏視若珍寶……不肯給外來者入住。”
“那些律宗子弟,是不是入有幸了天清池,最多盤坐在湖邊修行,連喝一口湖水都視為玷汙?”寧奕忽然想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忍不住問道:“要是被他們知道了我們做的事情……那豈不是?”
丫頭翻了個白眼,反問道:“寧某人這是做了虧心事?”
寧奕噗嗤一聲笑了出來:“寧某人可是光明正大,當著律宗所有兄弟的麵進入天清池的,劍修做的事,怎麼能叫虧心事……”
他正了正神色,凝重道:“對於前人,心存敬意,但……也隻是尊敬。”
“敬前人之驚才絕豔。”
“卻絕不會低頭繞路。”
裴靈素悠悠的在後麵補了兩句,她莞爾一笑,看著寧奕有些微怔的神情,“我又不是第一天認識你。”
……
……
湖心亭的棱角撞開霧氣。叮叮當當的聲音,在湖麵上空蕩開。
“風鈴。”
“又是風鈴。”
寧奕的記憶中,閃過了好些簷角風鈴的畫麵。
教宗陳懿的馬車簷角,也懸掛著啷當作響的鈴鐺。
不僅僅是教宗,還有三清閣的蘇牧,以及道宗有頭有臉的大人物,乃至於周遊先生,身上都會隨身帶著一枚鈴鐺。
兩大宗的“大人物”似乎都喜歡以風鈴做裝飾,在中州境內卻沒有這個習俗……這是有著某種特殊含義?
“在道宗的認知之中,風雷之術,可以驅邪。而風雷隱於鍾,古鍾不便攜帶,便以鈴鐺駕馭雷霆。”裴丫頭一眼就看出了寧奕的心思,笑眯眯道:“靈山其實並沒有這個習俗……但這位湖心亭主人,似乎是一個另類。”
可能修行過道宗的古術?
寧奕挑了挑眉,明白了丫頭的意思。
這座湖心亭,立在水麵之上,亭子不大,擺著一張古舊的棋盤,上麵纖塵不染,棋秤上擺放著三枚銅錢,兩囊棋子。
“六爻之術。”
“大隋皇族的占卜之術,光明皇帝曾經找到過一位國師,開疆辟野,占卜吉凶,單名一字,此身涉及太多禁忌,於是凡俗便不可以言語誦念……開國之後,書庫典籍,以及諸多秘辛,將‘初代皇帝’的一切都封存,連同那位國師的秘密,一同沉入紅拂河,無人知曉曆史背後的真正謎底。而‘六爻之術’,就是那位國師曾經留下的秘藏。”裴靈素沉吟片刻,目光停留在那三枚銅錢上,手指摩挲著下巴,“蓮花閣的袁淳先生,應該是千年來六爻之術修行最好的天才。”
寧奕保持著沉默,以一種很複雜的眼神看著丫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