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日子,文修明不在家裏的時候,文九還是在唐家,夜裏偶爾會睡在唐書的屋子裏。
兩個孩子年紀相仿,一個月下來,文九也會開口和唐書說話。
唐宓忙著編背簍、孵小雞、還做三把竹扇。
她每日都忙的腳不沾地,可瞧著竹林裏奔跑的二十多隻小雞崽,心裏卻又無比充實。
豬崽子也在肉眼可見的長胖,若不是她實在不得空,唐宓都還想再養幾隻兔子。
等入冬了,這些雞都是食物,而且還能下蛋,到時候她一定要買個錢罐子來裝錢。
唐書去了學堂,唐穀在碼頭上做事,唐糧這段日子倒是沒有再忙木工的活,而是去了程家幫忙劁豬。
程氏見唐家的豬崽子長的好,發現這劁過的豬是真的不錯,立即和娘家說了這事。
程家人對程氏的話深信不疑,立即請了唐糧過去幫忙,劁一隻豬便能得十五文錢。
唐大石的手臂已經漸漸的痊愈了,隻是暫時不能提重的東西,他就包攬了家裏的瑣碎小事,每天都恨不得能幫唐宓做點事。等閑下來的時候,他就會坐在院子內,和唐宓一起編東西。
唐大石的手藝不似唐宓那樣好,但是編的籃子也能賣個五文錢,隻要有錢賺,他的心裏多少也踏實一些。
父女兩坐在院子裏編東西的時候,薑氏大多都是坐在房簷下,穿著唐宓給她買的布做的新衣裳,做著針線活。偶爾,薑氏會抬起頭來看著唐宓告訴唐大石要怎麼編背簍,還會不經意間露出淡淡的笑。
在劉老婆子這件事情發生後,村裏倒是沒有多少人再說唐宓的閑話了,他們忙著討論上河村鄧家的事情。
鄧玉蘭定了一門親事,是給鎮上的江老爺做妾室。
江老爺雖然已經三十七了,但是江家卻頗有家底,在縣裏都能說的上話。據說江老爺瞧上了鄧玉蘭,所以讓媒婆帶著厚重的聘禮去鄧家提親,結果一去就成了。
鄧玉蘭又哭又鬧,親事還是定了下來。
彭翠和唐宓說起這門親事的時候,還頗為感歎,“聽說江老爺身體不好,一直都是文大夫在幫忙調養身體,來日沒準……”
彭翠沒說下去,但是唐宓也猜出來了。
彭翠的意思是,江老爺怕是活了不幾年了。
其實唐宓隱隱約約也猜測出這件事,大概有文修明的手筆。不過,這也是她的猜測。
“我還以為鄧家妹妹會嫁來下河村呢!”彭翠又歎了一口氣,像是想明白一樣,“不過,這都是她的命啊!”
唐宓一直沒有接這個話題。
她也是在後來的觀察裏發現,文修明對鄧玉蘭沒有半點意思,反而是鄧玉蘭對文修明死纏爛打,還幾次嚇壞了文九。
鄧家人暗地裏更是恨不得文九出事,這樣鄧玉蘭和文修明就能走到一起了。
鄧家人做的太過分,像是文修明不娶他們家女兒,就是文修明的錯一樣。
哪有這樣的說法?感情不得兩廂情願嗎?
“您給我帶了東西了嗎?”唐宓轉移話題,問彭翠,“白麵和糖!還有豬蹄!”
彭翠立即被轉移了注意力,她笑著說,“都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