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和前麵那位嬸子不一樣,他和唐宓談了許久的價格,最後終於在唐宓答應少一文錢後,買下了兩個簸箕。
他似乎也很開心,畢竟其他雜貨鋪的老板可沒唐宓好說話,讓他們少一文錢就跟要了他們的命一樣。
“你們做生意是爽快人!”他說,“我下次還來!”
唐宓笑著點頭,“那你一定要來呀!”
等這位客人走了後,天色也漸漸的明亮了。
早晨來鋪子裏買雜貨的人並不多,大多都是來買醃菜和紅糖糕的。
等到了晌午,來了一個老人。
老人身上散發著一股淡淡的草藥氣息,一看就是做和草藥打交道的人。
他在鋪子裏逛了一圈後,似乎有些不滿意。
“小姑娘……”這人猶豫了下,問了一句,“你們店鋪能訂做東西嗎?”
唐宓愣了下,“客人,想要什麼樣的東西呢?”
“我手裏有一批草藥,需要暴曬,但是這些草藥不能放在泥土地上曬,會影響藥效!”老人說,“我想要比涼席更大的——曬墊!”
老人麵露苦色,像曬墊這樣的東西,雖然瞧著和竹席差不多,可製作起來卻很是複雜,而且需要不少功夫,一般雜貨鋪都不會賣。
倒是有手藝人願意做,可價格卻高的離譜。
可好在,他這次問的人是唐宓。
唐宓昔日跟著師父學手藝的時候,師父就教了她怎麼編曬墊,因為師父是鄉下人,每年要編曬墊來曬稻穀。後來水泥地普遍後,曬墊就越來越少見了。
可是古代這個地方,鄉下哪有什麼水泥地呢?
“能是能做,不過需要一段時間!”唐宓琢磨了下,才回答,“老人家你能等嗎?”
老人一臉欣喜,他露出笑容,“能的,我想要五個曬墊,一個曬墊我願意給二十,不二十八錢,可以嗎?”
他有些膽戰心驚,覺得價格給的並不高,畢竟製作曬墊真的很花費時間。
可唐宓有空間,在空間內的時間過的很緩慢。
“可以呀!”唐宓說,“五個一共是一百四十文,你若是方便的話,留個定金給我們。”
老人高興的付了三十文的定金,表示自己是老虎溝的人,姓楊名文元。
楊文元年紀大了,五個曬墊的重量可不輕,最後唐宓和唐大石商議後,決定等做好了,讓唐大石和唐穀親自送過去。
楊文元很是感激,一高興又從店鋪裏買了一些東西走,最後還被唐宓送了一塊紅糖糕。
等楊文元一走,唐大石有些擔心的問唐宓,“三丫頭,你真的會編曬墊嗎?”
“會的!”唐宓很有信心,“不過還得爹爹和大哥幫我,五個可得費不少竹子呢!”
山裏的竹子多的是,唐大石便知道好幾處竹子多的地方。
他見唐宓這樣回答,也放心了不少。
因為有楊文元的到來,這一日賺的錢比第一日還要多,等唐大石和唐宓回家的時候,父女兩都選擇了坐牛車。
今天來趕車的人是良家最小的兒子——良六郎。
良六郎曾在碼頭上做過事,他一見唐大石便笑著打招呼,“唐叔,你今兒也來趕集呀?”
“沒呢!”唐大石是個熱情的,良六郎對他笑,他便也認真的回答,“我在鎮上開了鋪子賣些雜貨,你若是需要什麼,記得來光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