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隻是四合院變化大,全國各地,都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
比如中醫門診開始大量出現了。
大藥房也開始隨處可見。
現在的中藥在加入楊飛研究的調味劑之後,已經不苦了。
所以有時候有人端著一杯中藥給你說“幹杯”,那也不要驚訝。
因為很多調理身體的藥,已經開始流行了起來。
不隻是有藥茶,還有藥膳,早餐養胃套餐來一套?
曆史的車輪就是如此的神奇,自從中醫連續獲得突破,再加上對於中醫體係的完善。
中醫事業的發展在全國政策轉變的背景下,獲得了長足的發展。
再加上五禽戲開始在學校普及,整個國家對於中醫的信任上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五禽戲就是神醫發明的好吧。
最重要的是楊飛編著的《本草新解》,為方劑配伍提供了及其精準的幫助,配合藥材標準化體係,使得藥效得到了顯著提升。
加上病曆審驗的展開,高效方劑獲得了長足的發展。
感冒了來一包感冒衝劑,太厲害,來一碗中藥。
發燒了來一包柴胡顆粒,太厲害,來一碗。
這可比打吊針方便多了。
作為中藥輔助設施,熬藥的鍋,也進行了重新設計,放上藥材蓋上蓋,藥好了會響(就是加了一個定時裝置但是它就是先進)。
自己不想熬藥,還可以去藥鋪,人家幫助熬藥。
總之來說,中醫的服務跟上了,也方便了,所以大家的接受度也大了。
就連剛才婁小娥喝的茶,都是楊飛給老太太留下的養生茶。
午飯過後,大院外湧進了一群小孩。
楊坤還在回味著榆錢飯的美味,見到這群孩子後,他驚奇的看著這群同齡人。
秦姨這時候也走了出來。
一群小孩排好隊,齊齊給秦姨鞠了一個躬。
“師傅好。”
秦姨點點頭,派頭很大。
“今天就在大院練基本功吧,兩個人一隊,互相輔助。”
一群小孩子聞言,又鞠了一躬,然後兩兩捉對,壓腿的壓腿,下腰的下腰。
練的是有模有樣。
“太奶奶,你會功夫。”
楊坤驚訝的看著秦蘭。
“我要學,我要學!”
秦蘭摸摸楊坤的腦袋。
“這可不是功夫,這是戲劇。”
“你要學可得能吃得下苦。”
“你看看他們,再說要不要學。”
這時候楊坤再看。
隻見那些壓腿下腰的孩子,已經疼的流出了汗。
更是有孩子在不斷的往地上生砸。
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沒有哪一個是簡單的。
楊坤嚇的一哆嗦。
“那,還是不要學了吧。”
秦姨安慰他道。
“要學功夫可以跟你爸爸學,他會的多。”
楊坤眼前一亮。
“真的嗎?”
“爸爸是大俠?”
老太太打趣的說道。
“你爸爸可不是大俠,他是英雄。”
“而且是大英雄。”
“大英雄厲害嗎?”
“那可厲害了……”
婁小娥看著滿院子的小孩,再聽著奶孫的談話。
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溫馨。
四合院裏有家的感覺。
這是在港上一家人都忙著生意的狀態是不一樣的。
這裏有著生活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