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蝴蝶效應(1 / 3)

“繼續改良衛星功能和信號能力。”

“明年再發射兩顆通信衛星上去,完成信號的全覆蓋。”

楊飛坐在會議室,開始製定接下來的任務。

“何耀你去申請成立聯合通信公司。”

“從現在起我們就要為移動通信的商業化做準備。”

“賓口地區不大,這種推廣的前期耗費不大。”

“我們要讓其他人看到其中的價值,隻有這樣他們才會采購我們的設備,免費為我們進行市場推廣。”

何耀站了起來,作為實驗室背後主要負責套現的負責人,何耀對於商業的環境還是非常敏感的。

在其他地方可能不好說,但是在賓口推廣新型的移動電話,絕對會有很大一部分客戶源。

而且他要的也不是真正的商業運營,而是商業示範。

這裏麵的可操作性可就大了,比如我們的很多兄弟產業,不用說就會配備。

因為他們都很掙錢,完全可以承受這種成本。

“沒有問題,與郵電電話係統接入的問題前期衛星電話推進的時候已經談妥了。”

“現在就是重新開設一個新公司的問題。”

“我們是重新申請公司駐地還是利用現在的?”

“重新申請。”

楊飛斬釘截鐵。

“你們要明白,以後的地絕對會越來越難申請,利用現在我們高新技術的麵子,能夠申請多少,就申請多少。”

“在土地股和稅費上選擇土地股,不要吝嗇。”

“依照我們的研發投入,實用麵積內,土地入股占股比例也不高,還能享受最低稅率,這對我們的前期發展非常有力。”

賓口的這套土地入股的模式,實行的非常成功,很多企業過來後,並不用再為土地買單,而且政府會為你把基礎設施建設好。

自己隻需要建設廠房,甚至於很多對廠房要求不高的企業,可以直接入駐現成的廠房,直接展開生產。

而且盈利前,並不要求分紅。即使盈利後,如果研發投入增速達到要求,還可以繼續不分紅,而且享受最低稅率。

這踏馬簡直就是天賺,如果要搬走,隻需要補繳稅費就行。

可以說用著政府的地和稅,發展自己的企業。

雖然如果要搬走,可能付出的補繳稅費有點多,但是不搬不就行了嗎?

“好的,位置有要求嗎?”

楊飛想了一下。

“設在矽聯區,那邊都是高新科技,方便我們組裝設備,而且有錢人的老外也多,方便業務推廣。”

“以後這種事情你們決定,沒必要問我。”

“好了,我要說的就是這些,趕緊把產品質量和標準化做好。”

“也許,移動終端的技術,我們需要開放一部分,用來狙擊國外的同行們。”

“他們用聯盟勢力壓我們,我們用超能力蠶食他們。”

“隻是少掙一點錢的問題,市場才是重點。”

“我們的目標就是,我們成為產業頭部,把他們踩成我們的合作商,用來打消對應國家的安全顧忌。”

“記住我們公司的名字,聯合公司,我們隻是要求分一杯羹,不要求獨占。甚至於當地的主導權,我們也可以放棄。”

“促成共贏,我們當老大,就是這麼簡單。”

“但是這個目標困難重重,甚至我們受到各個排外協會的阻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