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聚變完成(2 / 2)

有了肉薈他們就能治療大部分的病症。

對於常見百歲老人的時代來說,肉薈就顯的格外的有意義。

而每一個看到肉薈的人都會想到一個人,楊飛。

老爺子和老頭子也抬頭望天。

蒼穹無盡,想象無邊。

“他要去熒惑了,也不回來看看我們。”

老頭子白了他一眼。

“看什麼?有什麼好看的,就是兩個老不死的而已。”

“現在的社會,我們這樣的除了掃大街還有什麼用?”

“要我說,九十歲這個退休年齡是不科學的。”

“我們這群老東西,肉薈不愁,工作到一百二十歲都不過分。”

“但是有些傷殘的人和一些沒有財力食用肉薈的人,他們的在七十歲的時候已經無力了。”

“要我說,幹脆把退休製度取消掉。”

“養兒防老就很好,完全沒有必要搞什麼養老金製度,沒有孩子的國家養。”

“還有我們這些老東西也不能隻知道閑著玩,還是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老爺子卻是不以為意。

“安享晚年,你懂不懂,奮鬥了一輩子,總不能老了老了還不得安寧吧。”

“而且誰說老了就沒用的?”

“走動走動,四處看看,消費消費,把我們手裏的錢再投入社會之中,沒有什麼不好的。”

“楊飛說的一句話,我覺得很對,錢不是個人的,而是社會的,隻要我們能夠把錢花到對地方,那我們就是有用的人!”

老頭子不同意。

“那你說,我們這群人有用在什麼地方?”

老爺子嘿嘿一笑。

“頤養天年,闔家歡樂。”

“多帶帶孫子輩的,再多的錢也能花完。”

“我們的老一套很有用,逢年過節送送禮物,發發零花錢,這沒有什麼不好的。”

感情是主動被啃老。

“我看資助這些小屁孩搞搞機器人,搞搞設計大賽挺好。”

兩個人不知不覺的討論了起來。

國內以家庭為單位的生活模式有非常多的好處。

有家庭助力的年輕人,也更加容易成功。

隻有資本和財閥主導的地方才推動離家鎖居的生活。

因為這樣才會在生存的壓力下,安心的當個打工人。

但是你看那個財閥和政治家族是以離散的形勢存在的。

越是有財富地地位的人,也越推崇家族模式。

楊飛即是帶一茬人離開了,但是楊家依然熱鬧。

隻要是在南島工作的人,都會選擇住在家裏。

家裏從來不缺少看孩子的,家庭氛圍和諧熱鬧。

孩子的性格也非常好,這是一個大家庭的優點。

工作的人不用擔心孩子的生活和教育,休閑的人也不會感覺到孤獨和寂寞。

楊飛推崇家庭模式,所以三地人對家庭都非常重視。

三地和諧的生活與家庭脫不開關係。

往往外國人在體驗過三地的家庭生活之後,都會羨慕不已。

所謂家庭束縛帶來的自由,要比他們獨立自由來的更加有意義。

但是沒有辦法,外國人,泛自由化已經成為習慣,讓他們無法組成三地家庭這樣的氛圍。

。您提供大神老刀鋒的四合院:開局暴打傻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