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一走,蘇瑾言就不客氣道:“娘,五妮越長大越不懂事了,說話尖酸刻薄。”
她這個當四嬸的,雖說對她沒什麼恩德,但哪年回來不帶好吃的好喝的給他們,但凡是能幫上忙的,也從來沒推辭過,現在搞得跟欠她錢一樣。
“小丫頭片子的話,你別放在心上。”
劉母也沒放在心上,轉問劉鬆岩:“老四,你餃子鋪經營的咋樣?”
剛剛兩口子說生意不錯,劉母都當成了場麵話。
劉鬆岩點點頭:“挺好的。”
劉母白了他一眼:“跟自己親娘還有啥藏著掖著的?娘跟你說啊,我們今年可是攢了不少錢,等過完年你們拿去京城,給三個孩子買學習資料。”
劉鬆岩哭笑不得。
在廚房忙著做晚飯的蘇瑾言自然也聽到了這番話。
這就是為什麼劉母經常幹一些糊塗事,蘇瑾言卻不計較的原因了。
因為他們總是為他們一家考慮,為三個孩子考慮,她包容些也是應該的。
於是對著屋子說道:“餃子鋪生意的確不錯,比我工資還高呢,爹娘,你們這今天收拾收拾,等過完年跟我們一起去京城。”
房子買了就得住,不好一直空著。
“過完年就去?”劉母又驚又喜。
“還不穩定,先不去了吧。”劉父卻道。
他不是不想去,而是怕拖累兒子兒媳,況且去語言不通。
“你爹其實是擔心,去了不會說那邊的話。”劉母說。
蘇瑾言搖搖頭:“咱們這邊的口音其實跟京城那邊差不多,可以聽懂。”
“等過去了,也不用特意學,平時說話的時候往那邊的口音靠一靠,沒多大問題,房子我們都已經看好了,帶院子的,娘如果你想種菜,可以讓鬆岩幫你開一塊菜園子,也可以養幾隻雞,閑的時候,讓三個孩子帶你們出去溜達溜達,多好。”
蘇瑾言描畫的美好未來,劉母心動不已。
劉父問:“一個月房租多少?”
“五塊。”蘇瑾言扯謊道。
“也不多,鬆岩點餃子鋪一個月也不少掙錢。”蘇瑾言補充道。
劉鬆岩也附和道:“過完年跟我們一起走吧。”
劉父:“過完年再說吧。”
劉母十分動心,但也沒駁了劉父的麵子,“家裏還養了這麼多雞和鴨,要不賣幾隻吧。”
蘇瑾言點點頭:“明天,鬆岩你進趟城,轉手賣掉吧。”
爹娘年紀大了,還是帶在身邊照看為好,萬一有個頭疼腦熱的,也有人照顧。
“剛好明天孩子他小舅過來收,鬆岩你跟著一起去。”劉母道。
蘇瑾言一愣,詫異道:“我三弟?他來收?啥意思?”
劉母笑著說:“忘記跟你說了,你三弟如今可有出息了.....”
蘇瑾言這才知道,已經開始實行土地包產到戶了。
蘇三弟承包的地不多,是他能力範圍內的一半,自從今年秋收結束後,一門心思的做生意。
之前是收雞蛋進城賣,賺個跑腿費,但是入冬以來,就不再收雞蛋了。
因為天冷,道路結冰,有時候還下雪,路滑,萬一摔著了,還得賠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