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能確定島上是否有大型動物,但海裏有魚有蝦。我在小艇上找到的工具箱裏還有一軸魚線和幾個生鏽的魚鉤。
作為遠洋船上的海員,釣魚對我來說實在是再熟悉不過。
相比於饑餓,更嚴峻的問題是水。
時間已經是上午,太陽正把熱量猛烈的播撒在島上的每一寸土地上。熱量蒸騰著每一滴水分。和那些生活在幹旱少雨的環境中的女人們相比,我對水的要求更加迫切。現在我已經感覺到了脫水的痛苦。
既然這裏設有燈塔並有人長期局住,那一定有穩定的水源。
剛才我已經觀察過這個島,因為島嶼麵積過小,這裏並沒有河流和湖泊。
而我在石屋裏並沒有看見儲存淡水的大型罐子。
這說明住在這裏的人也不是靠外界送來的淡水生活。
“那一定是靠雨水了!”我心裏暗想。
這裏屬於熱帶海洋氣候,一天下幾次雨都有可能。茂密的植被也說明這裏的降水量很豐沛。可是我現在真的很渴。
海岸邊生長的椰樹能夠提供上好的飲料。
我可以靠椰子解決暫時的解渴問題。
但時間長了呢?
況且我並不是一個人。
石屋裏和燈塔裏還有七個女人。
雖然我和她們素昧生平,並沒有什麼深厚的友誼和情感交集。而且她們中有些人還以主人自居。但我多年所接受的文化教養和骨血裏淳樸的天性讓我不能眼睜睜看著她們因幹渴而死。
“不管我們在這裏呆多久,必須要準備儲水的裝備。”基於這些原因,我心裏產生出迫切的想法。
所以,暫時獲得行動自由的我想利用這段時間好好檢查一下屬於我的新領地——那間被指定為我的住宅的石頭小屋。㊣ωWW.メ伍2⓪メS.С○м҈
石屋倚著一麵山坡,可能是利用修建燈塔時的廢料堆砌而成。因為石麵上長滿了藤蔓,我第一次經過那裏的時候,居然沒有發現它的存在。
屋子還算方正,長三四米,寬兩米多,麵積和一間公廁差不多大小。門早就不見了,隻在一麵開了一扇小窗,雖然光線不足,但裏麵陰涼幹燥。
屋子的用途和我猜測的也差不多。
進門迎麵一個牆角雜亂的堆著一些老舊的工具和廢棄的生活物品。另一側則放了一些幹柴。
靠門側有一個熏得黑漆漆的低矮坑灶,上麵一個雙耳鐵鍋被掀翻在地。
“咦——”當我發現一個架子上掛著一盞老舊的風燈時,這個公廁大小的地方,居然讓我感覺找到了儲存寶藏的阿裏巴巴山洞一樣。
生鏽的鍋,裂了紋兒的陶罐,三條腿兒的木桌,.......對我們這群意外逃到這裏的人來說,這裏可用的東西太多了。
就當我欣喜的彎腰想撿起那隻破鍋時,我的手碰到了一團毛茸茸的東西,把我嚇得差點叫了起來。
我仔細一看,發現在鍋灶後麵,居然趴臥著一條黑色的大狗。
。您提供大神竹筒夫子的荒島女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