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class=tent_ul>
蕭彧與眾人商討過了,趁著士氣還在,幹脆就明年出兵,一鼓作氣將東戎拿下。
所以裴凜之才要這個時候去邊關,抓緊時間練兵,開始備戰。
蕭彧同樣也很忙,朝廷剛剛清算了一批謀逆的世家大族,不少官員都被處罰罷免,空缺了不少職位,目前正在重新考核提拔官員。
要打仗,就要準備後勤補給,二三十萬大軍的衣食住行是個相當不輕鬆的任務。
遠在長安的蕭繇在事發一個月後才得知蕭禕已經伏誅的消息,迫不及待地寫信回來表達自己的興奮之情,萬分遺憾沒能親手送蕭禕一程。
蕭繇還傳回來一個消息,柔然派來使者,要求在涼州的武威開設邊市,如此他們就無須穿越整個東戎跑到彭城去貿易。
蕭繇答應了,這樣能加深與柔然之間的合作,也能切斷柔然與東戎的聯係。將來他們出兵東戎的時候,柔然就得掂量一下要不要跟東戎合作。
蕭彧很讚同蕭繇的做法,與柔然貿易,能換取對方的毛皮、肉類以及馬匹等,毛皮與馬匹都是行軍打仗所需的重要物資。
這一年算得上風調雨順,沒有大災大厄,莊稼收成良好,商業越發繁榮,手工業也蓬勃發展著,不少技藝都有所突破,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之態。果然利益才是促使技藝進步的動力。
裴凜之在豫州待到年底,才抽空回來陪蕭彧過了一個年,過完年又匆匆回了邊關。
太初十年五月,出使西域與波斯的隊伍終於返回長安。他們不僅滿載而歸,還帶回了一支龐大的隊伍,有波斯商人,還有來自西域的鄯善、龜茲、於闐與疏勒諸國的使臣與商人,人數超過兩千。
這一趟往返耗費了一年多時間,為了疏通已經中斷的商路,他們曆經艱難險阻,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一路辛酸與血淚自不必說。
好在付出是有回報的,不僅溝通了商路,賺到了超出預期的財富,順利完成了使命。
蕭彧見到使臣的時候,已是六月。他親自接見了來自西域各國的使臣,了解西域的局勢與風物人情。
這些西域使臣言談之中,對中原的文化物產充滿了好奇與敬仰。即便上百年沒有交流往來,中原王朝依舊是外族羨慕向往的所在,可見兩漢對西域地區的影響還是十分深遠的。
蕭彧接見完外國使者,忍不住琢磨,是否能夠像漢唐一樣,將西域也納入安國的版圖。
不過以目前的國力來說,還有點無能為力,所以先打好基礎,過些年頭再說,要是自己辦不到,那便將這個艱巨任務交由阿平來做。
蕭彧喜歡雄雞版圖,當然秋海棠也是更好的。
蕭彧對此次出使是相當滿意的,這意味著路上絲綢之路重新被打通,從此以後,不僅可以進行商貿往來,還能促進物品與文化等方麵的交流。
文化技術要想進步,閉門造車是行不通的,必須要進行多方麵交流,交流的範圍越廣,發展程度就越深,這就是典型的集思廣益,博采眾長。
是年七月,蕭繇向蕭彧稟報,長安宮殿已經竣工,隨時都能遷都。
蕭彧原本很期待遷都,但仔細考慮遷都將會出現的種種問題,還是打消了念頭。
這不是簡單的搬家問題,不光是他,朝中文武百官也都要跟著他搬遷到長安去。
這些官員都有家眷,屆時拖家帶口,收拾準備的時間就不會短。出發後隊伍浩浩蕩蕩,行進速度將會非常緩慢,耗費的時間也就短不了,沒有三個月,這都是遷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