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梁薪每隔一天都會去和王昭儀見一麵,兩人如今已經是無話不談的朋友。與王昭儀在一起時梁薪感覺內心十分的輕鬆隨意,沒有一絲褻瀆的念頭,一切都顯得是那麼的自然。
延福宮。這處宮區相對皇宮來說較為獨立,整個宮區在宮城之外。這裏是皇上趙佶和皇後以及眾嬪妃們遊玩的地方。因為國事都有太師蔡京負責,所以趙佶一般都會在這裏玩樂,宮中很少能見到他的身影。
趙佶一生子女眾多,是中國史上最多的皇帝。七八十個子女當中,趙佶最重視的幾個兒子此刻都坐在這延福宮的禦書房內,原因是趙佶今日得到了一幅柳公權的書法。他一時興起叫來了幾個兒子來摹寫比試,看看誰能真正寫出柳公權的書法神韻。
太子趙桓、三子趙楷、八子趙棫、九子趙構全都皺著眉頭聚精會神地看著前方掛著的柳公權《夏偶興起書》。要說他們四人平日裏受著趙佶的熏陶對於書法一道也算有些造詣,但要讓他們寫出柳公權楷書的神韻,那可真是難為他們了。
見到自己的五個兒子遲遲不敢提筆開寫,趙佶有些不悅地說道:“算了算了,你們四人各自臨摹一份回家參悟,明日此時各自交一份手寫書作讓朕查驗便可。”
“是父皇,兒臣告退。”五個皇子如蒙大赦,一起起身跪安退下。
趙桓回到太子府後立刻找來了自己的親信王安。王安是太子府的首領太監,原本是他母親王皇後的貼身太監。自從王皇後病逝後趙桓就將他安排在了自己身邊,協助自己生活上的各種事宜。
王安跟隨王皇後多年,對於宮中權術也算是見多識廣,所以除了在生活上能夠照顧趙桓以外,很多出謀劃策的事王安也能幫上趙桓一二,這也讓趙桓越加的倚重他。
王安走進趙桓的書房後並未第一時間對趙桓行禮,而是直接開口問道:“殿下有何吩咐?”
趙桓將手中臨摹的柳公權書法抖開遞給王安道:“父皇讓本宮和皇三弟、八弟、九弟明日交摹寫此書法的書作給他查驗,四人之中本宮的書法造詣最差,明日定會被父皇訓斥了。”
王安仔細看著手中的書法並沒有回趙桓的話,趙桓有些惱怒地說道:“你倒是給本宮想個辦法呀。”
王安眉毛一展,微微笑道:“殿下莫急,奴才這裏有一物還請殿下過目一下。”
“什麼東西過會兒再給本宮看不行嗎?”趙桓微微皺眉道,心想這王安怎麼今天如此不曉事情輕重緩急。
王安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道:“這是奴才剛剛收到宮中小李子寄來的書信,小李子是奴才的外甥,從小就不通文墨,這封書信一定是找人代筆寫的。”
“狗奴才,本宮現在可沒閑心聽你和你外甥的事。本宮現在要你給我想的是明天我如何向父皇交差的問題。”聽見王安一直在那裏說他外侄的事,趙桓一下怒了。
被趙桓怒斥王安並未緊張,反而笑道:“殿下暫請息怒,奴才想說的不是奴才的外甥,而是為奴才那外甥代寫書信之人。”
王安取出書信一抖將趙桓臨摹的書法和書信一同遞給趙桓,趙桓漫不經心地接過看了看,突然他一下愣住了。
“這……這個……”趙桓拿著書信和書法仔細對比了一下,如果不是他知道柳公權是唐朝的人恐怕他會認為這書法和書信是出自同一人之手了。
“宮中竟有如此奇才,你立刻將這書法拿進宮中找到為你外甥代筆寫書信之人。找到此人後立刻讓他給本宮按照那臨摹書法上麵的內容寫一副字給本宮送來。”
“是!殿下。”王安行了個禮後拿著趙桓那臨摹的書法躬身退出去。
。您提供大神今晚又打老虎的第一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