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孫悟空斬六根(3 / 3)

“悟空以前的確頑劣,但經過這五百年,他也算收斂了許多,也明悟了許多。

也因此,了斷了一些以前的惡念。

剛才這六個強盜,的確就是他的惡念,他打死這些強盜,不正經了佛家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的理念麼?”

“這……”

孫悟空說,唐僧不信,但經周羽這麼一解釋,他倒也信了幾分。

“再說了,就算這六個是真的強盜,既然他們圖財害命,那麼悟空打死他們,那也是因果報應……”

“可是……”

唐僧想要辯解。

周羽擺了擺手:“唐長老,我知道你說什麼,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隻是一個美好的願望。

有白天,就有黑夜,有善,就有惡。

自古以來,無論是何種族,包括天道,皆有法則。

包括佛家,不也常說因果麼?

他們當了強盜,圖財害命,這便已經種下了惡果,就算是暴屍荒野,咱們不提什麼罪有應得,那也是天道報應,因果輪回。

天下間,很多事本身就是矛盾的。

而且唐長老,佛家不也講究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麼?”

“這……”

唐僧頓時無言以對。

“我知道唐長老一心向佛,但修行佛法,最重要的還是要有自己的感悟,多體驗民間疾苦,多感悟天地大道,而不是一味的隻看佛經。

歲月在變,天地在變,心,也應該順天勢而行,這樣,才能真正地步入大道。”

“對對對,上仙說的有道理。”孫悟空樂不可支。

“還有,唐長老,閑著無事,咱們不妨探討一下。”

“不知上仙有何指教?”

“指教不敢當,純屬探討。我們來假設一件事,假設之前那六個是真的強盜。

悟空聽從了唐長老的意思,放了那個六個強盜。

而這六強盜卻又跑去別處殺人放火,令得百姓家破人亡。

試問,他們的死,是誰造成的?”

“這……”唐僧的額頭浸出了一些冷汗。

他突然發現,這樣的問題他從來沒有去深思過。

他隻想著,這是人命,不能殺,得勸他們向善。

問題是,勸了一陣,他們真的就能向善了麼?正如周羽剛才所說,轉過頭,他們又跑動六殺人。

那麼,他是不是也得因此而背負因果?

“晉書有雲,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因為唐長老的一念之仁,而放過一些無惡不作的強盜。

難道,唐長老能夠保證這些強盜痛改前非?能夠保證他們不能殺人?

如果不能,那麼,唐長老你,就是在縱容罪惡在人間滋生……”

“不,不是那樣……”

唐僧固執的理念終於開始動搖。

其實,要說他完全沒有想過這些問題倒也不是,他想過,隻是沒有去深思。

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完全就是按照自己所看的經書來的,從來沒有,也不敢動意置疑書裏的一些理論。

現在經周羽這麼一說,他開始感覺到,自己真的有些脫離了現實,缺失自己的想法。

他勸孫悟空不要殺生,放過那些猛獸,放過強盜,哪怕老虎和強盜本來是要殺他們師徒。

但是,他沒有想過,他放過了猛獸與強盜,這些猛獸與強盜轉過頭又害了人命,那他豈不變想成了幫凶?

這與殺生有何區別?

而且,上次周羽也對唐僧說過,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不殺生一說。

出家人不吃葷,但得吃糧食,吃果子吧?糧食、果子難道不是生靈?

“唐長老,儒家有句話叫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我知道唐長老看了不少佛經,但是,這與讀書人看書是一個道理,不能隻讀死書,而是要學會思考與變通……”

“多謝上仙教誨!”

唐僧恭恭敬敬拜了一禮。

“唐長老不必多禮……”

接下來,周羽隨同師徒二人一起前行。

這一次,周羽準備了不少書籍,沿途的村莊,隻要有合適的人,他便會點化一番,並留下一些儒家經典書籍。

正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這一路走去,周羽相信,一定可以讓儒家文化在西牛賀洲紮根……

。您提供大神蜀三郎的聊齋書生拔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