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你要說不出一個子醜寅卯,休怪老爺不念主仆之情,拉你去見官。”
一聽要見官,馮嬸嚇得“撲通”一聲跪了下來,痛哭失聲道:“老爺,奴婢知錯,求老爺高抬貴手……”
“講,你到底帶人到老爺院裏做什麼?”
“老爺,奴婢知錯。其實奴婢並不認識那個人……”
周羽怒極而笑:“哈哈哈,好一個不認識,不認識你還敢往老爺院子裏帶?”
“老爺,都怪奴婢貪財……”
經過馮嬸哭哭啼啼的解釋,周羽方知原委。
原來,馮嬸上午出去買菜時,在門外遇到了之前離院的那個老者,自稱姓賈。
老者上前搭訕,說是家中有個兒子乃是讀書人,但總是不開竅。
經人算命,說是需要貴人的貼身服飾改運,以沾文氣。
那人苦苦哀求,說周老爺才高八鬥,是遠近聞名的舉人老爺……
最終,馮嬸經不住二兩銀子的誘惑,答應幫忙。
但對方卻又說要親自進屋去取,不能假手他人。
看在銀子的份上,馮嬸最終壯著膽子,趁著周羽不在時,帶著老者進了周羽房間並拿走了一件內衫。
“老爺,奴婢也是一時糊塗,求老爺寬恕一次。”
“寬恕?你今日為了二兩銀子敢入室偷老爺的東西。
他日,為了二十兩銀子還不定做出什麼樣的事。”
“老爺……”
“不必多講,老爺不拉你去見官已算人情,即刻去帳房結帳,收拾東西走人。”
眼見事情再無挽回的餘地,馮嬸也隻得悲悲啼啼起身而去。
早知如此,又何必當初?
待到馮嬸離開之後,周羽左思右想,總感覺這事不對勁。
馮嬸或許沒有說謊,但那個老者的說法卻很可疑。
其目的恐怕是為了進入他的房間才對。
於是,周羽匆匆進入房間細細檢查了一番,似乎也沒丟什麼東西。
他的房間裏最值錢的當然是古玩字畫,但清點之後一個不缺。
這說明對方的目的並非為了偷盜。
難道真的是為了求一件內衫?
不!不會這麼簡單。
周羽在屋子裏撫須踱步,細細思量。
想半天沒想通,幹脆從抽屜裏取出卦錢開始卜卦……
在陌子鳴的前世曆史上,曾經有人寫過這麼一句詩“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以至於到了後世,也有不少人是這樣認為的。
都認為舊時的書生除了耍嘴皮子,寫幾篇酸文章,其實啥也不會。
其實,這完全就是一種謬論。
包括寫下“百無一用是書生”的那個書生,根本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儒生,充其量隻是個讀死書的讀書人。
當然,這也是曆史發展的大環境所造就的。
一個真正合格的儒家弟子,當通讀經史,懂天文地理,通陰陽八卦。
醫術、占卜、騎射、詩文、術數……不說門門皆通,至少也能麵麵俱到。
可惜到了後來,一眾書生隻知做八股文章,讀書也隻是一心為了參加科舉改變命運。
結果,導致儒家一蹶不振。
所以才會出現“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這樣的自嘲詩句。
……
。您提供大神蜀三郎的聊齋書生當拔劍txt筆趣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