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小賢莊(1 / 3)

接下來,又進入了一段相對平靜的日子。

閑著無事,周羽開始著書立說,也或是帶著一眾學生四處遊學,影響力越來越大。

以他現在的水平,已經用不著借用前世的那些名人名作了。

畢竟,前世曆史上那些名人,文豪,書聖、畫聖、詩聖、棋聖等等,不過人生短短數十年。

而周羽,那可是穿越諸天,積累了無數年的存在。

以他現在的積累,哪怕是信手寫上一首小詩,一篇短文,都足以引起轟動。

他的地位已經無人可以動搖,儒家中人,不管是青年才俊,還是一些儒家名宿,看到周羽,都得恭恭敬敬稱一聲先生。

朝廷更是做了一個重大決定,將周羽所著的一本學說與四書五經相提並論,並納入了科舉考試的內容。

至此,周羽的名望更是達到了一個全新的巔峰,也帶動了整個儒家又一次大放光芒,隱隱有了一種當年百家爭鳴的盛況。

他的學生也有不少成為當代名家,儒家名宿,也或是朝廷重臣。

包括書畫、音律、棋藝等等領域,也有不少名家是他的學生。

如今的讀書人,已經沒有人敢嘲笑了,也沒有人敢輕易對讀書人動手。

準確地說,不是不敢,是怕打不過。

以前的書生,往往會被人冠以“文弱”二字,甚至有不少讀書人以此為榮。

但現在……這種現象已經不複存在。

這不僅僅隻是一種潮流,也與前程有關。

因為現在,朝廷對科舉進行了改革,君子六藝也在考核範圍。

也就是說,隻知道讀死書的人,連個秀才都考不中。如此一來,就迫使天下讀書人做出改變。

而這一切,皆是因為周羽一直堅持倡儀的。

隨著他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學生越來越多,最終令得朝廷也開始重視起來。

以前,朝廷之所以重文輕武,主要是怕俠以武犯禁,有些地方,甚至禁止百姓習武,對於鐵器的管理也相當嚴格。

但是,周羽與天子交流過多次,隻要仁政愛民,天下百姓安居樂業,有幾個人願意造反?

就算有,也翻不起浪花,不僅起不到一呼百應的效果,說不定還會成為過街老鼠。

國富民強,方才是立國安邦之本,令得一眾宵小不敢輕舉妄動。

因為周羽的家在錢塘,書院也在錢塘,故而錢塘也沾了光,成為天下讀書人心目中的聖地。

之後,周羽經過一番考慮,買下了一大片緊鄰西湖的山地,並建成了一座規模宏大的山莊,起名:小賢莊。

整個山莊找來了不少名師打造,典型的江南園林風格。

山莊主要以研究、交流儒家學說為主,吸引不了不少名家紛至遝來,在這裏學習、交流,著書……

一時間,小賢莊名聲大振,甚至還引來了一些異域人前來學習。

這天,周羽從書院出來,正準備回家。

一個學生突然走了過來,一副局促不安的樣子上前揖了一禮道:“學生陶文瑞,見過先生。”

“哦?你就是陶文瑞?”

周羽不由瞟了那學生一眼,微笑著問了一句。

“先生知道學生?”

陶文瑞的神情有些驚喜。

“嗯,聽人提起過,說你剛入書院不久,但才藝出眾,寫的一手好字。”

“慚愧……”

陶文瑞自謙了幾句。

畢竟,天下讀書人,無論是誰,又有誰敢在周羽麵前賣弄本事?

“你有什麼事?”

“學生……學生實在是萬般無奈,這才厚顏前來找先生救學生的娘親一命。”

“哦?”周羽愣了愣:“你娘親怎麼了?”

“娘親……也不知怎麼回事,沉睡不醒,氣若遊絲,請了好幾個有名的郎中,都說命不久了。

可是學生總感覺有點不對,學生曾替娘親卜了一卦,她的命數本不該絕。

但是學生所學有限,本不該打擾先生,隻是……隻是實在心疼娘親,不得已,想請先生幫著看看。”

周羽歎了一聲:“難得你有這樣的孝心,你家在何處?”

一聽這話,陶文瑞臉色一喜,激動地回道:“先生,我家就在湖州,不算遠。”

“嗬嗬,遠近無所謂的,這樣,你去收拾一下,我回家一趟,一柱香後你在這裏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