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郡主要嫁人了!”
不知道是哪裏傳出來的流言,飛快地席卷了整個王都。
當今皇上賢明聖德,在百姓之中的口碑遠比他的幾位長輩要好得多,可惜六親疏遠,他那一輩隻剩下了三個異母的乾元兄弟,和一個嫡親的坤澤妹妹。長陽公主自小體弱多病,被皇室悉心照料,駙馬挑遍了整個慶國,才終於尋到了一個再溫柔體貼不過的宗室。
長陽公主婚後五年,隻得了一個坤澤兒子,弗一落地便被破例封了安樂公主,長陽公主以不合禮數為由,請降爵位,皇帝恩準,才降為了安樂郡主。
王都滿是王公貴族,郡主頭銜毫不起眼,數一數手指頭,在都城,有頭有臉的坤澤郡主便有不下數十個,但因為安樂郡主最為受寵,世人也最愛談論這位小郡主,但凡是說到“小郡主”來,說得都是這位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安樂郡主。
隻是流言大多不美——喵喵尒説
無非是些陳年舊談。
要麼是“安樂郡主三歲便一腳踹飛了看護的中庸”、要麼是“安樂郡主七歲就能吃六碗白米飯”、要麼是“安樂郡主十歲倒拔垂楊柳”……
總之,在都城眾人的口中,安樂郡主眼如銅鈴、聲若洪鍾、身高八尺、體格魁梧……若說他是一位乾元那也就罷了,可他偏偏是一位坤澤,還是個被皇帝、公主、宗親,捧在手裏怕摔了、含在口裏怕化了的“掌上明珠”。
因此安樂郡主在民間還有個諢名,叫做“小明珠”。
倒不是說他容貌皎皎如明月、身姿綽綽似蒲柳……
而是說他身材渾圓,好似珍珠。
“什麼?小明珠要嫁人了?”茶館裏的人不禁竊竊私語起來:“是啊,小明珠今年也十三有餘了……但按長公主的年紀,十三歲也忒小了吧?”
民間坤澤大多十四及笄便就成親,別的姑且不論,畢竟總要趕在第一次的雨露期前……但宗室有秘法,能夠延緩坤澤的雨露期,最晚的如長陽公主,拖到了十八九歲才開始挑選駙馬,說到底,也是想多留一留。
按照長陽公主出嫁時的年齡,安樂郡主似乎也太早了些。
另一個男人笑道:“那怎麼能和長公主比?長公主清冷脫俗、身姿搖曳……我當年可是看著長公主成親的,那步輦在我麵前過,風吹起了紗簾,我雖沒能看清她的臉,但隻看側影也能看出傾城絕色之姿……小明珠麼……嗬。”
他語氣裏的鄙夷過於明顯,茶館裏的人又忍不住大笑起來。
又一人開口道:“小明珠還是早點嫁人得好,現在還能說他年紀小才嬌蠻任性,再大一點,編都編不像樣了!再說了……我聽說啊,小明珠都十三歲了,也不知是得了什麼病,連信香都沒有呢。”
這話逾矩太過,茶館裏一時間沒有人敢接腔,場麵反倒是沉默了下來。
信香是坤澤最隱晦的事情了,這男人也是一時興起,反應過來恨不得甩自己一個巴掌,小明珠再怎麼不討人喜歡,到底是皇室的掌上明珠,若是有人要追究他現在說得這話,怕是拔舌也不為過。
茶館的角落裏,一個女孩兒有些緊張地看著麵前的人。
那人身高六尺,坐在一群中庸中並不顯矮;雲錦衣襟被拉扯得緊緊繃住,軟綢腰帶也係得極緊,可這樣反倒襯得他的肚皮更加渾圓;頭上戴著頂白紗鬥笠,這是坤澤出門常用的打扮,隻不過這男人看上去一點也不像是坤澤,身上也毫無信香,別人也隻當他是個不愛見人的奇怪中庸。
那男孩沒說話,隻是低著頭,委委屈屈地坐著。
女孩兒壓低了聲音,小聲開口道:“主子,咱們犯不著為這些人難過,奴婢都給你記著了,回去就讓夫人和老爺狠狠參他們一本。”
男孩搖了搖頭,紗簾晃了晃,露出了一雙紅紅的眼睛。
女孩兒看得越發心疼,滿臉都是憤恨。
恰好此時茶館裏又有一人開口:“這位兄台,當眾議論未出閣的坤澤,怕是不妥。”
此人聲音朗朗,好似珠玉擲盤。
茶館裏這才又恢複了些人氣,坐在中間的幾個男人笑道:“是啊是啊,不說這個了,吃茶吃茶。”
先前那人也不敢反駁,隻坐在座位上,悶頭又喝了一口茶水。
徐雲瑞側頭去看,一眼便看到了那個坐在一邊的男人——
其實對方進來的時候,徐雲瑞就已經注意到他了,或者說,徐雲瑞就是為了他來這裏的。
那是皇帝舅舅打算指給他的夫君,從雲州來的巡撫之子,葉明玉。
徐雲瑞年紀還小,家中的下人雖然不說,但他也知道自己作為坤澤,哪兒哪兒都不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