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
這個在現代,絕對是最高效的交通工具。
並且出事的機率也是最小的,以前李清漪出行都喜歡坐飛機。
對於現代這些馬車,以及牛車什麼的交通工具,李清漪是極為不滿意的。
哪怕是再舒適的皇家宮廷馬車,也會有那種震蕩感,雖說李清漪已經習慣了,但是坐著也不太舒服。
更何況,一些比較好的工具,能夠用到生產以及農業上。
麵對國力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幫助,故而李清漪直都比較在意這方麵。
她在登基之後,一直有對工部投入大量的資金,甚至讓他們在全國各地招攬對這些方麵有興趣的人,並且培養起來,單獨在工部建立了一個“實驗室”,任由這些人折騰,說不定這些人能給她驚喜。
她也去過工部建造的“實驗室”,並且提出了幾個構思,其中一個就有飛機。
而那個時候李清漪也隻是感歎的說了句,她並不覺得在這個時代會有人建造出飛機。
雖說現在煤炭、石油什麼的,已經開始投入到生活與工業之中。
但是這個時代的技術太差,就連李清漪也並非是全能的人,對機械方麵並不擅長。
人類最早應用機器,應當是在蒸汽時代開始的。
蒸汽革命的推行,讓世界有火車等交通工具。
而李清漪到現在也根本對那些事情沒有多大的研究過兒。
她對這些人也並沒有抱以太大的希望,隻是養著他們,希望這些人能夠有所突破,至少適應這個時代的突破結果。
而事實上,她的這些投資並非沒有得到回報。
她的第一項回報就是防震馬車,那些人也不知道用了什麼辦法,減弱了馬車行駛之中的震動效果,如今坐在馬車之上,就已經可以算得上是穩了大大提升了他坐馬車這些工具的舒適性。
這也算是得到了回報吧
而且也有人做出了荷蘭那種大風車,運用到農業之中。
另外,林林總總。也有不少或大或小的研究成果,不過這飛機是不是太誇張了?
她還是不相信有人能夠把飛機給造出來。
這怎麼可能呀!
哪怕李清漪再樂觀,也從來沒想到過能夠在這個時代造出飛機。
而很快,她就看到了所謂的飛機。
——一個比較大的木頭框子,上麵有四個座位,在座位前後兩方有空鏤空的位置。並且後麵加上兩個用昂貴的布匹做的大翅膀。
李清漪看了之後就明白,這並不是她以為的那種飛機。
最後李清漪還是歎了一口氣,這並不是飛機,它沒有驅動力。
非得讓李清漪來說,更像是滑翔翼。
當然,和普通滑翔翼不同的是,這滑翔翼上麵能夠承載四個人。
李清漪走過去,看了幾遍,還是點頭道:“倒是不錯,你的是怎麼做的?”她看著麵前這個有些內向的青年。
這飛機,或者說滑翔翼就是這個人造出來的。
這種滑翔翼倒是挺符合這個時代的,在見到這個之前,李清漪還沒有聽說過這世上有滑翔翼的存在。
這也能夠說明,麵前這個人是真的有本事。
若是放在現代的話,應該算是科研骨幹了。
故而,李清漪對他說話的時候還算是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