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3 章 兩難(1 / 2)

羅仲傑設下圈套害死了她的父親,卻在某種意義上保全了莫家。

廟堂之爭,本就難辨是非。

她看不透,辨不清。

她若繼續複仇,便是恩將仇報。她若放棄複仇,便是不忠不孝……

柴房外的影子離開了,隻剩慘白的月光投射進來,恰巧照在那封已經辨不清內容的信箋上……

十日後,公主與駙馬大婚。

舉國同慶,處處洋溢著歡歌笑語。

公主府的車碾眾星捧月般的行至將軍府。

羅修一襲紅衣英俊瀟灑,他瞥了一眼身旁裝飾得花裏胡哨的馬車,滿臉肅然的跨馬而上,與公主車攆同行進宮。

他始終沉著臉,不管熱情似火的公主殿下如何纏著他搭話,他俱是一句未回。

他心事重重,直至進宮麵聖。

盛大的婚禮還在進行,禮部將一切安排的井井有條。國主榮光換發,似極是滿意這門婚事。

今日群臣齊聚一堂,唯獨少了羅相。

國主酒過三巡,才想起似乎少了個人,拉過羅修問羅相因何故未到?

羅修神色一僵,隻稱羅相身體不適,無法前來。

國主興致正盛,聽得此言便不高興了。命人抬著轎子去請羅相進宮吃喜酒。

羅修攔不住,也隻得隨它去了。

可未過半盞茶的時間,被派去的內監連滾帶爬的跑進了大殿,嘴裏連連喊著,羅相反了。

此語驚人,刹那間,大殿中鴉雀無聲。

國主撂下酒杯,晃悠悠走到羅修麵前,淡淡問他,愛卿可是前來與你義父裏應外合的?

羅修垂眸不語,心中卻早已掀起驚濤駭浪。

國主說得沒錯,他確實是被授意前來與羅仲傑裏應外合。

羅相在他離開將軍府之前便送到他府上三樣東西。

一封密函、一塊腰牌和一縷長發。

羅相命他帶著腰牌尋機找到宮中內應,再與他裏應外合,羅修逼宮,他率兵將皇城外城包圍。信中未多言他物,但那縷長發卻令羅修心神巨震。

羅仲傑,他最崇拜、尊敬的義父,以莫不辭相挾,迫他謀反。

時至今日,羅修才知,原來他奪取兵部大權是蓄謀已久。原來皇宮的侍衛中半數都是他的耳目。原來他逼著他成婚是另有圖謀。

原來,他那晚在柴房外對莫不辭說的那些勸諫之言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同樣的話,他如今想來,隻覺如鯁在喉,難以下咽。

這世上的許多事,不是非黑即白的。

可黑了,就再也不能變白。

仇恨也永遠變不成恩德。

他想,他的話大抵錯了,他得對莫不辭道歉,如果他還能活著出去。

他恨羅仲傑,他讓他在父親、君王和愛情之間難以抉擇。

事已至此,不管他如何選擇,他都將失去他最珍視的東西。

國主眯著眼睛,等了他半晌,低聲道:“愛卿如此優柔寡斷,難成大事啊。”

羅修閉了閉眼,同樣壓低了聲音:“臣有法誅殺逆臣羅仲傑。”

國主一直眯著的眼睛突然睜開:“那便按你說的做。”

不到半日,羅仲傑已經氣勢如虹,率兵攻進了朝聖殿。

國主滿臉懼怕,被羅修單手執劍架在脖子上,緊緊控製在身邊。

群臣跪地,瑟瑟發抖。

羅仲傑見龍座近在咫尺,不禁得意大笑。他走上了大殿,坐上了那金龍椅。

他悉數國主罪狀,言國主逆天而行,以活人祭神,慘無人道,而他不過是順應天命,鋤天下之奸邪,還百姓以安泰。

國主卻拒不承認,一時間,舉朝震驚。

羅仲傑將目光轉向羅修。

羅修沉默,卻隻言,他要見莫不辭。

羅仲傑皺眉,隻得將莫不辭帶上了大殿。

莫不辭知羅仲傑在行逼宮之事,不禁大驚。

她看看羅修的臉,卻隻覺他那樣陌生。他神色肅然,沒了初見時的瀟灑落拓,恣意風流。他的眼中滿是沉痛和矛盾,如負重前行的駱駝,山窮水盡,再也無法行到下一個綠洲。

羅修另一手拉住了莫不辭,刀劍扔抵住國主的脖子,一步步移向朝聖殿外。

羅修揚言他手裏有國主用活人祭神的證據。

父子間雖有矛盾,默契卻沒有消失,一個眼神交彙,兩人便明白對方想要的是何物。

羅修想要遠離廟堂,帶著莫不辭遠走高飛。

而羅相需要證據來證明自己才是正義之師,天命所歸。

羅仲傑跟著他們出了朝聖殿,兩方對峙,互不相讓。

羅修周圍皆是羅仲傑一方的侍衛,他們劍指羅修,將他包圍。

羅修麵沉如水,對羅仲傑提了最後一個要求:出玄武門,換國主罪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