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0 章 第 160 章(2 / 2)

說起衛婉和霍去病,衛青本來也覺得婚期拖的太久。現如今想起來又覺得日子過得很快,“這一天天,沒什麼感覺日子就近了。聽說嫁妝都準備好了?”

衛萊:“我給她的嫁妝都好了。陛下給她準備的還在做。”

“什麼東西?”

衛萊道:“金銀玉器首飾擺件,還有家具。宮裏的匠人最近都在忙她的嫁妝。我估計得到年底。”

劉徹的審美很高,東巡回來,天氣轉涼,搬回宮裏去看一下他閨女的嫁妝,發現很多不夠精致,就令人把那些說起來,令工人再做。m.X520xs.Com

至於那些“不合格”的,受衛萊影響,知道過日子的劉徹也沒束之高閣,日後丞相家娶親,禦史大夫家嫁女之類的,皇帝要有點表示,這些喜慶的東西剛剛好用得上。

話說回來,如今有了水泥,建房不需要太多木頭,不用到處籌集木頭,小太子的博望苑跟衛婉的公主府建的很快。

元鼎二年,冬十一月主殿就上梁了。

天氣太冷,水打出來就結冰,主攬這事的少府就讓工人們停下,過了正月十五再開工。

這事其實不用少府出麵,隻是漢朝沒有給公主建公主府的先例,劉徹要用國庫,那就等著禦史們專章參奏吧。

劉徹懶得應付,而他最不缺的就是錢,就把博望苑和公主府一起交給少府,一切費用由他出。

禦史們都寫好奏章了,此消息一出來別提多無奈,無奈的把奏章全燒了。

劉徹耳朵清靜,老天爺卻不讓他安生。

他身為帝王,能改變世間規則,卻無法幹涉天道。

春三月,鵝毛大雪如期而至,散漫了關中平原。

大雪過後,種小麥太晚,朝廷便補發玉米。沒有按地來補發,而是按照人口補發到戶。

鄉紳地主怨聲載道。

這個世界百姓最多,百姓穩住了,劉徹也懶得管他們有多不樂意。反正也反不起來。

補種的玉米剛發到手,開始下大雨。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不止適用於南方,也適用於北方。

瓢潑大雨連天下,黃河下遊的百姓很擔心,成宿成宿睡不著,要不守著堤壩,要麼下地放水。

多虧了劉徹東巡,當地官吏無人敢懈怠,黃河大水在決堤邊緣來回試探幾次發現無果,老老實實流入大海。

天氣轉晴,劉徹鬆了口氣。

衛萊提醒他,大旱大澇之後可能有瘟疫或者別的災難。

洪澇過後容易滋生瘟疫,幹旱容易引發蝗災,這倒不是衛萊危言聳聽,劉徹此生也經曆過,於是立即下令,防瘟疫。

這事要擱去年,各地官吏都會覺得皇帝杞人憂天。他去年東巡,今年就發大水。迷信的人們便以為皇帝得了上天提示,或者他身邊的那個神秘的“衛先生”算出來的。

劉徹可是個鐵血帝王。

各地官吏敢懈怠,他就敢把他們全砍了。而無人敢敷衍,天下百姓順順利利度過夏天,邁入秋季。

秋天的腳步臨近,也預示著衛婉即將嫁人。

八月十五清晨,劉徹就帶著妻兒以及瓜果蔬菜前往東宮,度過他們一家人此生最後一個團圓節。

說最後一個並不誇張。

衛婉嫁人之後,有心想陪父母過團圓節,即便霍去病也沒意見,他們也不能進宮,把衛少兒一個寡母留在家中。

皇家的團圓節,帶上衛少兒不合規矩。再想團聚,恐怕就要等衛少兒病逝。隻是那時候太後恐怕就不在了。

劉徹登基以來第一次如此興師動眾,太後高興之餘又有些傷心,拉著衛婉的手就哭,哭她的大孫女再過幾天就是別人家的。

嫁到霍家,對衛婉而言不過是換個地方居住,她這些年也沒少再外麵住。衛青家中至今還保留著她的房間。

太後這麼一哭,反倒把衛婉哭的手足無措,還總有些心慌。

隨後太後又念叨,嫁了人之後不能再像在宮裏一樣,想去哪兒去哪兒,想什麼時候起什麼時候起。吃穿用度不如在宮裏便意,出去也要跟婆婆說一聲,雖然婆婆是你姨母,可姨母終歸不是母親等等。

這些話再說出來,衛婉越發覺得嫁人是一件很可怕的事,仿佛她的人生重新來過。

呱呱墜地時衛婉沒有記憶,不知自己那時什麼感覺,她猜一定跟她現在一樣,對未知世界充滿了恐懼。

衛婉很是不安地看向衛萊。

衛萊道:“去病那兒我和你父皇皆可保證,他不敢負你。否則你幾個舅舅饒不了他。你姨母那個人,向來眼皮子淺耳根子軟,到了霍家你確實要注意些。”

衛婉想聽到她母親說,祖母胡扯,而不是讚同啊。

劉徹接著說:“朕和你母後以前更希望你找軍校裏的孤兒,便是如此。”

“那我我不嫁了?”衛婉試探著說。

。您提供大神元月月半的我和漢武帝比命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