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它之後,唐傲開始割蜂!
“原始的形態,是很麻煩的,畢竟……它們是準備的自己吃,可想過往外送!
而這裏的蜂蜜都是固態的,很硬,需要加熱才可以取下來。
但在提取蜂蜜之前,我要將育蟲區的蜂巢留下來,之後會用竹簽穿好固定,
讓蜜蜂再哺育,這樣就有源源不斷的蜂蜜可以吃啦!”
拿起蜂巢,放入陶罐之後,然後再放入平底鍋之中。、
鍋中加水,燒起來。
待蜂巢內的蜂蜜軟化後,就更利於提出啦。
這時,唐傲取了一塊粗麻布,包裹蜂巢,過濾擠壓,源源不斷的蜂蜜就出現啦。
空氣中,瞬間彌漫出香甜的氣味。
“真好聞!”
德爺也湊過來說道。
頭上被哲了幾個包的狼仔,也了上來,嘴裏開始流哈喇子。
在吃上,它一直很剛。
等完全弄好,擠出來的蜂蜜,大概要半陶罐。
唐傲提了一下,說道:“大概有一斤多……”
直播間的人很是羨慕。
“一斤多,就價值兩萬多了。”
“吃兩萬多的蜂蜜,太奢侈了。”
“這樣的蜂蜜,也隻有唐神能夠配得上啦!”
弄完這些,唐傲還要馬不停蹄的繼續下一項工作。
“朋友們,現在我把蜜蜂們的家給毀了,所以,要做一個賠償給它們!”
直播間:
“你是為了自己好采蜜吧!我早已經看穿了你!”
“唐神:看破不說破,我們還是朋友!”
當唐傲準備好必須要的東西,這才繼續介紹道:“製作蜂箱需要的東西,我來介紹一下:
炭筆、鋸子、錘子、鑿子,木板……”
那有他之前沒有用完的橡木,也就不用再去砍伐樹木,惹的熊大、熊二不高興了。
“朋友們,蜂箱的曆史我有必要你們交代一下:
大概,不知道哪一年,有一個歪果仁發明了活動框架蜂箱,結束了數千年傳統養蜂方式……
這家夥破壞傳統啊!得多遭蜜蜂的恨呢!
在上個世紀,傳入我國,我國是來者不拒,什麼蜂箱都使用,規格大笑不同,但結構原理基本一致。
以後就是蜂箱的曆史!”
直播間:
“【撇嘴】這是什麼曆史!完全沒聽懂好嗎?”
“【讚】若是曆史課都這麼教,我絕對能靠滿分,胡謅就行了。”
唐傲並沒有看到網友們的評論,而是繼續說道:
“朋友們,說完曆史,說設計!
蜂箱包括蜂路和巢框。
蜂路,顧名思義,和馬路是一個道理,馬路,是馬走的路;蜂路,是蜜蜂走的路!
框間蜂路是指兩個巢脾之間的蜂路,一般為8毫米;
前後蜂路是指巢框兩側條與前後內箱壁之間的蜂路,一般為8毫米;
蜂箱的副蓋與巢框的上梁麵之間的距離稱為上蜂路,寬度為6毫米;
巢框下梁與箱底板之間的蜂路為下蜂路,此處為蜜蜂出入和空氣交換的重要通道,通用的為25毫米。
你們聽懂了嗎?”
直播間:
“誰TM聽懂了,站起來回答一下!”
“【生物專家】我!”
“……我去,還真有人能懂,大學寫的服!”
唐傲:“說完蜂路,我們說巢框,顧名思義,就是像巢一樣的框架,這個很多人都應該見過。
標準巢框上梁寬度為27毫米、厚度20毫米;框耳的厚度一般為1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