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者收的少,明碼標價。後者貪得無厭,不喜歡遵守規則,還喜歡玩弄戲耍凡人,所以信譽很差。
可是神佛不會有求必應,因為你許下的有些願,卻給不出對應的願力。
願力其實就是福德所化。
和將鬼物當做陰神供奉,會禍患無窮一個道理,因為讓所供奉的鬼物成陰神,會被默認是你向上天所許下的宏願。
背負自己背負不起的宏願,會殃及親近之人,所以向神佛許願,也要三思而後行。
功德金光便是願力所化。
願力就是因果。
佛門多修願力,從百姓身上修。大開方便之門,入紅塵行走度化百姓。
道門則是喜歡和天地結因果,超度亡魂和超度妖魔邪祟,不太喜歡向百姓索取願力。
因為每個人身上的福德都是有限的,減少的辦法有的是,增加的手段卻不多。而且,自身也無法掌握這種增減。
道門修士多認為,要了百姓的願力,超過一定的程度,會罪孽自身,所以提倡潔身自好,自修自身。
佛門修士則多奉行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認為從百姓身上所得願力,也會回饋給眾生,使眾生免受苦難。
以陳玄帆的角度理解,隻能說是理念不同。
而這兩家的修士,也是大唐之中,三家敢修功德金光的其中之二。
因為後台夠硬。
對於修士來說,爭鬥在所難免,互相之間殺伐之事不少。誰能保證下一個對手不是同樣功德護體的人?
一旦修為達到了進入修行界的境界,就相當於進入了一個新的規則領域。
這個修為界限,不是修士們自己劃定的。
也不是毫無根據的。
它來自於前輩們的經驗教訓總結。
在修行界中,有一個修士們沒有明說但所有人都知道的規則,那就是殺有功德金光護體的人,會有極大的罪孽加身,比殺害凡人罪過還要重的多。
隨時有莫名其妙就橫死的危險。
曾經有一個大修士,本來已經辟穀了,卻非要喝一口水,然後他就被嗆死了。
這是無數或者品格惡劣,或者倒黴透頂的先輩們,用血肉模糊和魂飛魄散驗證過的。
絕對的真實可靠。
而其中受到反噬最少的,就是道門和佛門的修士。
不得不說,後台夠硬就是強。
所以,大唐之中,修功德金光的是第三家,儒家。
這一家,無論是入世為官,還是隱世為民,都多修功德金光。
還有一個,若是背叛了向你供奉願力最多的信徒,功德金光會反噬。
如果要說的話,現在修持功德的人,官場中人最多。
官場之中,官分文武。
但是修功德金光的卻是文官居多,武將幾乎不會修持。
因為文官抗命不遵,最多是丟官罷職,抄家身死的十分罕見。
可是武將抗旨不遵,就有謀反的嫌疑。
下場被殺頭都是輕的,說不定會連累親族。
而有些時候,君王旨意之下,難免會做一些不想做的事情。
下場就要麵臨功德金光的反噬。
身不由己者,還是不要碰的好。
同理,獵妖軍中修士,也很少會有人選擇修持功德。
雖然他們的自由度比鎮守一方的武將多,但他們也有必須遵守的規矩。喵喵尒説
不想修持功德也很簡單,在凝聚陽神之時,選擇斬斷功德念頭,將其附著在一件法器之上即可。
這樣一來,就會收到百姓供奉的願力,隻會收到天道降下的功德。
可是,陳玄帆修行境界提升的太快了。
他看到過書冊中的記載,卻不可能時時都記在心上。而他身邊的人對此都是一無所知,自然也就沒人提醒他了。
嘖,根本沒來得及做出選擇。
不過也沒關係,結果並不差。
陳玄帆抬頭看著漁網裏的鬼王,露出了一個大大的微笑。
“嘿!大王!咱們兩個,聊聊啊?”
。您提供大神泗水湯湯的我在大唐獵妖軍當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