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宇智波斑是來接受火之國大名投降的,但看到對方真的這麼幹脆利落,他也是驚訝的。
天上突然掉下這麼一個餡餅,實在是過於突然,毫無預兆,但是想想天草四郎時貞就在火之國搞風搞雨,也就釋然了。
英靈的能力到底有多麼強,宇智波斑已經非常清楚,在其他國家搞風搞雨的英靈們用事實證明他們會被曆史傳唱是有真本事的,但英靈之間果然也是有能力強弱之分。天草四郎時貞並不是以武力見長的英靈,一開始宇智波斑還不怎麼放在心上,其他四個英靈紛紛高調行事,攪得各國風起雲湧時,天草四郎時貞就太低調了,要不是梅林時不時的把消息傳回來,宇智波斑根本就想不起他了。
信奉武力至上的宇智波斑就是這麼現實。
俗話說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天草四郎時貞跟他的同僚們都不一樣,不搞武力製霸路線,拚的是智商,挑唆火之國大名跟安嶽親王同室操戈。雖然就算沒有天草四郎時貞挑唆,這倆人也不和睦就是了,隻不過加劇了他們的矛盾,讓他們鬥得更厲害。
火之國大名突然聲稱要投降獻上領土的舉動,雖然過於突然,卻也並非毫無邏輯可言。宇智波斑經過榮之國各種公務的磨練,看問題的角度已經變了很多,已經學會從政客的角度和格局去琢磨,權衡利弊。
以前他不是不懂政治,好歹也是當領導的人,麻雀雖小五髒俱全,政治方麵的問題肯定是要思考的,隻不過格局不夠大,這是出身注定的眼界局限,先天條件決定的因素,現在站到了另一個高度,當然也就能夠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宇智波斑不認為火之國大名這種廢物能夠瞞過他的眼睛,那木然的表情以及萬念俱灰的氣場,對方是認真的。
想來是看到曾經的戰國五大國接二連三的倒下了,作為唯一碩果僅存的火之國,大名心中焦慮卻毫無辦法,最後心態崩了。
火之國北邊的雷之國雖然看著蒸蒸日上,國家富庶,但實際上跟淪陷也沒有多大的差別了,大名與貴族的頭上都懸了一把劍,這些人都是在為伊什塔爾工作。或許能蒙蔽得了平民百姓,但哪裏蒙蔽得了火之國大名。他可能一開始還沒有搞懂,以為是雷之國大名故意抬舉伊什塔爾,原因也不難想,忍者已經沒以前那麼聽話了,不論是加強大名的威信鞏固地位,還是警告打壓忍者,倒向伊什塔爾女神都十分有利。
雖然火之國大名不知道伊什塔爾到底是從哪個犄角旮旯裏跑出來的怪物,是不是真的女神,或許隻是個擁有幾分能力的普通女人,總之雷之國大名說她是女神那她就是女神。
但是就算想要抬舉一個女神,也沒必要把自己搞成社畜吧,作秀哪需要做到這個地步。
同為大名,且是一直以來的老對手,說不上萬分了解,但對對方的尿性肯定是很明白的,就像忍者對彼此之間什麼行事作風都是心知肚明,小忍族不懂大忍族這個圈子裏的某些常識,但大忍族肯定是心知肚明的。大名之間也是如此,小國大名沒資格讓五大國的大名掛心,但五大國的大名之間肯定是對彼此心中有數的。
就算雷之國大名想要作秀抬舉伊什塔爾女神,雷之國的貴族哪用得著這樣上下一心的跟著捧場,分明都是跟大名一樣成了個社畜,淪為了給女神打工的傀儡。
雷之國大名現在看著表麵風光,內裏的苦,火之國大名把自己代入一下就能明白。之前沒看出來,是火之國大名沒搞清楚情況,知道伊什塔爾也是個怪物,他還有哪裏不明白的。
北邊有伊什塔爾,南邊有榮之國,火之國大名夾在中間,再看看東邊跟西邊,那當真是四麵楚歌,其中的滋味又豈是旁人能夠明白的,恐怕就連安嶽親王都無法理解火之國大名的感受。
安嶽親王現在還隻是個親王而已,他最大的目標是鬥倒火之國大名坐上這個位置,那時候才會開始思考身為大名該思考的問題。安嶽親王確實有些段數,但是在大局觀上可未必能有多好了,否則又怎麼會為了拖火之國大名的後腿,專門派使者跑到榮之國主君麵前挑撥離間。安嶽親王能站穩坐穩這個位置,也未必是他有多麼的聰明,很可能是一群不服火之國大名的貴族把他扶了起來,跟火之國大名對著幹而已,又或者是正好安嶽親王不太聰明的樣子,若真能扶上位也好糊弄。
如此內憂外患,眼見前途茫茫,也難怪火之大國大名會崩潰。或許給予他足夠的時間自我調節,火之國大名還不會這麼幹脆的投降,大名這個位置能當一天是一天,要是沒了這個位置,誰知道自己會麵臨什麼樣的命運,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道理,身為大名他比任何人都要明白,享受了這樣獨一無二的權力以後,屈於人下又該是多麼難受。
所以哪怕火之國大名對榮之國再怎麼記得也不曾想過與雷之國聯手來抵抗榮之國,榮之國對火之國的領土有想法,難道雷之國就沒有這個想法了嗎?與雷之國聯手其實也隻是與虎謀皮,何況雷之國的那個伊什塔爾女神實在是太邪門了,把整個雷之國都攏在了手中,火之國大名根本無法想象,自己若是試圖跟雷之國聯手,是不是也會落入伊什塔爾的掌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