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就是用實力來說話,作為實力最強的五大國都被洗牌了,剩下那些小國,雖然代表了舊模式的勢力,卻已經翻不出什麼大浪了,光一個征服王就夠他們喝一壺的。伊斯坎達爾說到做到,既然不能夠打自己陣營裏的人,那這些剩下來的零零散散的小國家就成了他的目標,夠玩上好一段時間。
大征服的步伐絲毫沒有因為藤丸立香的到來而停下,堅定不移的繼續向前進。
以土之國的人力物力財力,尚不能夠給征服王伊斯坎達爾造成太大的阻撓,也就伊什塔爾做他對手的時候打得轟轟烈烈了一些,之後基本都是平推,王之軍勢使用的次數屈數可指。
忍者的數量本就少,土之國全國範圍的雇傭忍者組成聯軍卻幾次都是全軍覆沒,剩下的人再怎麼樣也該學乖了,何況傷亡如此慘重。忍者本就是刀口舔血的工作死傷率高,短時間裏損失了這麼多族人,不修生養息可就要滅族了。忍者本就慕強,伊斯坎達爾展示出如此強大的實力,自然更令他們畏懼,人都會趨吉避凶,忍者當然也是這樣。㊣ωWW.メ伍2⓪メS.С○м҈
土之國尚且如此,剩下的這些小國家,人力物力財力遠遠比不上土之國,他們的這些反抗對伊斯坎達爾來說隻能算是撓癢癢,聊勝於無吧。
敵人的抵抗過於軟弱無力,根本無法叫伊斯坎達爾感覺到征戰的熱血沸騰,但總比蹲在土之國成天基建種田強。
在伊斯坎達爾這強大的推土機麵前,一些小國家終於學會了聚集起來共同對抗。
整個大陸大部分的麵積都被五大國所占領了,撇去五大國,剩下的土地就沒剩下多少,上麵建立了一個個小國家。五大國之間的小國家之所以能夠留下來還有被吞並,是因為大國之間需要一個緩衝地帶,這些國家在大國發生戰爭的時候很容易成為交戰區,和平不打仗的時候就是緩衝地帶,避免了大國之間直接領土接壤。
若是五大國的領土直接接壤,他們彼此之間都不放心,而且容易出現摩擦,一不小心就會升級為戰爭,心照不宣留出這些緩衝地帶,也算是彼此心理有數。
所以夾在在大國中間的小國家是最先遭殃的。
伊斯坎達爾打破了五大國之間的默契占領緩衝地帶的國家,放在以前妥妥的是挑釁,與其相鄰的另一個大國一定不會坐視不管,雖然這樣想很屈辱,但夾在中間的小國就是依靠大國的這種心理與博弈才存活下來。然而伊斯坎達爾打破了潛規則之後,相鄰的大國絲毫沒有反應,這就叫其他同樣夾縫生存的小國家膽顫心驚了。
他們一邊聯合起來反抗伊斯坎達爾的入侵,一邊派人試圖去遊說相鄰的大國出手,依靠他們的力量根本無法阻擋伊斯坎達爾的腳步。
舊的五大國倒下去了,新的五大國崛起來,不過是從過去五大國的夾縫之中求生存,變成了從現在的五大國的夾縫中求生存,對於小國來說,整個格局似乎並沒有過大的變化。
直到伊斯坎達爾這個推土機主動入侵。
戰國本來就是彼此之間紛爭,你吞並我,我吞並你,隻不過伊斯坎達爾這個推土機的效率格外的高,也格外的熱衷於戰爭罷了。他並不是因為利益才對其他國家發動戰爭的,而是為了大征服的計劃而決定來攻打這些小國的,也就意味著擺在這些國家麵前的道路隻有兩條,是被伊斯坎達爾所滅亡,還是依附於其他的國家。
拉美西斯二世已經徹底的佛係了,對於想要依附風之國的小國根本沒有任何的興趣。整個風之國隨便藤丸立香折騰,他就跟成了一個鎮場子的吉祥物一樣,統而不治,和攻打風之國時表現出來的雷厲風行截然不同,已經失去了所有的興趣與動力。這種前後差別巨大的表現,也叫藤丸立香的謠言傳得更加有鼻子有眼,拉美西斯二世儼然成了色令智昏,被美色迷昏頭腦的昏君。但若是有人想要挑釁他的威嚴,必定會付出血的代價,讓所有人知道他的鐵血手段一點都沒有消減。
榮之國對想要依附於自己的小國家絲毫不感興趣,隻對達成商業合作之類的事情感興趣。接受附庸國確實有好處,可以增加己方陣營的影響力,但這些好處對榮之國來說隻是雞肋,虞蓉連國內的貴族都不感興趣,何況是接收附庸國,兩者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貴族的封地小,附庸國地方大。現在土之國的政務大權握在藤丸立香的手裏,與其跟這些小國家的領導人扯皮,還不如等伊斯坎達爾把地方打下來以後,再和藤丸立香商議敲定合作發展計劃。
伊什塔爾完全不介意手底下再多幾個信奉自己的國家,反正都是為他工作的社畜,當然是越多越好了。在不知情的人看來,雷之國可是在整個世界格局大洗牌裏麵存活到最後的老牌國家,其他四個大國前仆後繼的倒下,唯有雷之國堅持到了現在,國家越來越繁榮,蒸蒸日上,看起來前途無量呀,不愧是老牌國家。想要依附雷之國的小國自然也多起來,比起新興勢力的,還是老麵孔更讓人安心,至少這些小國家對雷之國比較熟悉,但是地理位置就擺在那裏,能夠依附雷之國的國家非常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