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8 章 第一百一十八章(2 / 3)

“不錯,”樓喻目光在眾人麵上掃過,“隻是諸位皆為朝廷重臣,如今朝廷離不得諸位。”

範玉笙道:“陛下,有一人可以。”

“誰?”

“滄王。”

樓喻眼睛一亮。

一來,樓蔚是皇室貴族,身份極高,定無人敢惹;二來,樓蔚必定心係朝廷,盡職盡責;三來,樓蔚這些年在滄州也算幹出了經驗,已非當初懵懂少年。

樓喻對他放心得很。

“那就任命滄王為督察組組長,其餘組員再從朝中挑選。”

除了督察組外,樓喻還下達了不少政令。

組織農業技術組前往南方考察,教授南方諸族農耕技術;組織醫療小組前往屏州巫塔族考察,找出能夠治療瘧疾的因由;組織技術工人小組前去占州擴建海港,並於當地招募青壯勞工。

諸如此類,等等等等。

眾人聽得一愣一愣的。

陛下的想法實在比他們周全太多,簡直連方方麵麵都考慮到了。

梁霈是第一次受到衝擊,聽完之後簡直五體投地。

“還有,”樓喻轉向林大井,“南方氣候炎熱,能夠孕育出不少北方沒有的瓜果,農業小組前去考察的時候,不妨多留點心,若是能夠形成果園產業鏈,將瓜果賣給北方,不也是為南方百姓創收嘛。”

“可是陛下,從南至北距離太遠,恐怕瓜果尚未運至北方便已腐爛。”林大井說道。

樓喻想也不想道:“可以用冰保存。”

眾人麵麵相覷。

“陛下,南方氣候炎熱,如何取冰?”範玉笙忍不住問。

樓喻愣了一下。

他忽然想起來,目前大盛尚且不能大量製冰,能在夏天用得起冰塊的都是世家貴族。

而這些冰往往都是冬日窖藏的。

樓喻淡定道:“此事得問袁道長。”

一般來說,搞炸.藥的不可能不知道硝石的作用。但有時候,知道是一回事,應用是另外一回事。

範玉笙以為袁道長又搞出什麼新鮮玩意兒,遂不再問。

“況且,就算無冰,果肉也可以製成果脯、果幹之類的吃食,如此便可耐於儲存。”樓喻又提出一個法子。

他覺得,人不能總囿於一條道上,財富是創造出來的,端看有沒有那個能力與魄力。

眾人盡皆歎服:“陛下所言極是!”

在朝廷的高效運作下,各個小組已經籌備完畢,帶著一項又一項的政令前往南方考察。

自霍延返京後,南方諸族都陷入忐忑和迷茫之中。

除榕族外,仡族和巫塔族受損嚴重,剩餘青壯都成為朝廷軍的俘虜。

見識過朝廷的雷霆之怒,他們再也生不出反抗之心。

羅逸養好傷,隨榮石回到族中。

時值冬日,山林裏蕭條許多,族民們打不到獵物,族中存糧又不夠,時不時都要餓著肚子。

他們還得等著朝廷的審判。

朝廷會如何對待他們?他們以後的命運到底會如何?

等待的日子是煎熬的,就連榮族長都有些沉不住氣了。

他帶著榮石來找羅逸。

“阿逸啊,定國公返京有一個月了吧?不知道朝廷會怎麼處置咱們。我這心裏頭七上八下的,每天都睡不好。你應該見過當今聖上吧?聖上對咱們這到底是怎麼想的?”

榮石也道:“咱們以後還能過上安生日子嗎?”

祖孫二人的擔憂羅逸非常理解,朝廷軍的威勢的的確確將他們嚇到了。

羅逸笑道:“朝廷製定政策還需要時間,政令傳到咱們這兒也需要時間,族長和少族長不必多慮,朝廷不會棄咱們於不顧的。”

“唉!”榮族長滄桑地歎口氣。

他自知杞人憂天毫無意義,遂轉移話題道:“阿逸今後有什麼打算?”

羅逸垂眸笑道:“我也不知道。”

他記得當今聖上讓他辦完事再死不遲。或許,政令到達之日就是他的死期。

沒有人真的想死。

羅逸當初願意以死換取羅家平反,那是他已別無選擇。

而今羅家已平反,他又剛剛死裏逃生,還舍不得死。

他已經被陰謀算計困擾十年了,回到祖籍,他才感受到一種真正的平靜。

他喜歡上這裏了。

羅逸可以自戕,但他還想趁著政令沒來之前,再多活一些時日,再多享受一些安寧。

榮石敏銳地察覺到他落寞的神色,不由皺起眉頭。

這人還藏著什麼秘密嗎?

還有,他不是為朝廷辦事的嗎?按理說他算是立了功,為什麼還是這副茫然未知的模樣呢?

是有什麼難言的苦衷嗎?

“如果朝廷能讓咱們過上安穩日子,我覺得咱們族裏的學堂可以重新辦起來,你學識應該不錯,可以在學堂當個夫子。”榮石建議道。

榮族長聞言,欣然點頭:“這個好這個好!阿逸,你要是不知道未來去哪兒,不如就待在咱們族裏,有什麼困難,大家都會搭把手。而且你有學識,有見地,有你教孩子讀書,以後或許都能出人頭地。”

羅逸知道他們是在關心自己,心中一暖,不由笑起來:“如果可以的話,我會考慮的。”

他說著,看向榮石,調侃道:“多謝榮少族長對我的信任。”

榮石彎起指節,抵了抵鼻尖,“沒事了,你好好休養身體。”

白駒過隙,轉眼便跨了年。

正月初一,樓喻正式更改年號為昭慶,並大赦天下。

昭慶元年正月十五,朝廷詔令終於抵達三州,隨之而來的是朝廷的數個考察組。

羅逸終於收到決定他命運的口諭。

口諭大意是:羅氏子雖助紂為虐,本應罪該萬死,但念及南方平亂中立有功勞,適逢改元建新,大赦天下,遂免其死罪,令其終身不得入京。

傳口諭的是梁霈。

他傳完口諭,對羅逸說:“你救了公主,算是戴罪立功,陛下免你死罪。陛下還說了,你本是榕族族民,又受過中原文化的熏陶,堪為南方部族與中原文化的橋梁,若是日後能在教化族民一事上立下功勞,或許朝廷還能予以嘉獎。”

羅逸心口一燙,眸中倏然湧出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