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章 酷刑(1 / 2)

楊清寧再一次在清晨的新獄門口看到孫康時,覺得頭都要大了。他今日本是休沐,得到差役密報昨兒個秦威孫康前後腳來新獄,心裏也不踏實,所以特地過來看看情況。

以他固有的直線思維來看,再這麼長久以往下去,遲早會出大事兒。畢竟孫康身為廷尉,長期來新獄過夜,想想都令讓人頭皮發麻。

沒想到孫康昨兒個睡得不錯,一臉神清氣爽,主動對他寒暄起來。

“孫大人別來無恙。”楊清寧一邊心不在焉的回應著,一邊琢磨怎麼才能提示孫康注意影響。

“話說,當年怎麼沒看出來,你知人善任。在這兒真是埋沒你了,等柳相氣消了,我就跟他說,讓你回去。”孫康嬉笑著說。

楊清寧一臉莫名其妙,“大人過獎了,請恕下官愚鈍,您說的知人善任,是指的什麼?”

“昨天去我府中傳口信的那個叫李秋的,不是你派的?”孫康露出一副難以置信的表情,“那孩子腳程快,口齒也伶俐,本來以為是典獄你精挑細選的。”

“你說的李秋?他是挺麻利,在這裏一直負責跑腿兒。”楊清寧環顧四周,見無人注意便又道,“他之前總是自告奮勇去陳府送信,最近才老實了許多。而且,昨天去廷尉府傳口信的事情下官真的一無所知。”

孫康這才想起楊清寧今日休沐的事。“楊大人辛苦了。昨兒個入夜李秋去了我那兒,說秦寺卿想讓陳姑娘挪出去,把莫將軍再換進來。不知楊大人你意下如何?”

楊清寧遲疑了一下,他不知道秦威葫蘆裏究竟賣的什麼藥。其實自從他擔任參軍以來,在官場上就一直如坐針氈。詔獄是個沒人想接的燙山芋,新獄現在看來也是個不折不扣的□□桶。自己並非柳肅或者秦威任何一派的人,一旦出事,兩方都不落井下石就該拜菩薩了。

孫康看著楊清寧陰晴不定的樣子,心想這新來的典獄道行果然淺薄,什麼心緒都顯擺在臉上。不過他不打算按柳肅說的辦,既然陳渝在這裏沒吃什麼苦頭,想必這位楊典獄扛住了秦威那邊的壓力。這份情,他心裏還是很感激的。

“陳姑娘的事,楊某一直照章辦事,不敢有絲毫馬虎。”楊清寧麵無表情,“至於是陳姑娘還是莫將軍,其實與楊某都沒有關係。獄中日常都嚴格按規矩操作,無論是誰,都越不過規矩二字。”

孫康拍了拍楊清寧的肩,苦笑一聲,扭頭走了。

楊清寧這榆木疙瘩,就讓他好好在這裏呆著吧。孫康知道楊清寧感念他和陳渝對莫青衡暗中的維護,等事情過後他會在杏花樓擺酒設宴,打開天窗說亮話。

陳渝告訴他,詔獄裏還關著涉及五石散案的許多人。或許今日可以去詔獄去調查下情況,順便找莫青衡聊聊。

新獄和詔獄相比,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孫康剛一進詔獄大門,就被濃鬱的黴味兒混著血腥味兒熏了個夠嗆。

孫康製止了試圖去李泉那裏稟報的差役,隨手抓了個獄卒帶路,徑直去了關押犯人的囚室。他擔任廷尉多年,這裏的差役和獄卒多半都認識,一路上幾乎暢通無阻。

“林大柱、劉三、還有陳府和新獄關禁進來的人,都給我帶過來。”孫康揀了一個空的囚室作為審訊室,便命人提審五石散相關涉案人員。

“廷尉大人,不知會李獄長一聲,不太好吧。”帶路的獄卒小心地提醒道。

“本官身為廷尉,提審幾個嫌犯,還需要向一個小小獄長彙報嗎?簡直是笑話。”孫康嗤笑一聲,字字擲地有聲,那獄卒便不敢再開口。

孫康耐著性子足足等了一柱香的時間,才聽見拖拖遝遝的腳步聲從走道傳來。李泉那廝不知搞得什麼名堂,幾個無名小卒連他的話都敢怠慢。

等眾人來到麵前才發現,情況比事先預想的要糟糕很多。

眼前的一排犯人皆蓬頭垢麵,骨瘦如柴,身上的囚衣也襤褸的不成樣子。孫康甚至一時間沒有認出林大柱和劉三。

還是林大柱先開口含糊不清的喊了一聲“廷尉大人”,他才回過神來。林大柱傷得體無完膚,髒的看不出顏色的囚服上滿是深絳色的血跡,裸露在外的皮膚上舊疤新賞交錯,沒有一塊好肉。

孫康壓住胸中怒火,“脫下來!”他命令眼前這群形如枯槁的男人。

“你們都把上衣脫下來。”見這群人無動於衷,孫康隻好又用命令的口穩說了一遍。

“脫吧。”這次開口的是劉三,聲音是同樣的含混不清。他鬆了腰帶,又低頭解開了上衣的的紐扣,卻發現血已經把衣料牢牢粘在肉上,怎麼也揭不下來。

孫康幾步上前,按住劉三的手,卻聞到一股難聞的腐敗味道從他的口鼻中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