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江鎮地方小,鎮上隻有一新一舊兩條街。
老街是美食一條街,熱氣騰騰的蒸格,軟糯鮮香的葉兒粑,白嫩嫩的鹵水豆腐,咕嚕翻滾的羊肉湯……傳統小食種類尤多,價格還實惠,二十塊錢就能吃飽吃撐。
中午要去的地方就是老街,一家賣特色牛肉粉條的小店。
今天是農曆初七,正逢鎮上趕集的日子,但一行人過來時都快徹底休市了,街道兩旁隻剩零星幾個小攤。臨近收攤時間的東西會降價處理,尤其是時令水果,西瓜五毛一斤,草莓四元,醜皮梨子按袋賣。鎮上賣的水果大多都是附近農戶自己種植的,當地的說法叫“良種”,凡是跟這倆字沾邊的東西都便宜。
羅如琦幾人沒趕過集,倍覺稀奇,一上街就到處東瞅西看,一路走一路買,興奮勁上頭了。
葉昔言隨在隊伍後麵,沒興趣買東西,連話都不怎麼說。
她真不想出來湊熱鬧,覺得太無聊,可鬼使神差的還是應下了羅如琦的約飯。
江緒也在後邊走著,兩手空空,跟她一樣。
大醫生穿的還是昨晚洗澡後換的那套,不過細節有所不同,打扮得更為正式些,鞋子換成了做工精致的尖頭平底鞋,頭發編成一股,耳朵上沒有任何配飾,襯衣胸前口袋上別著一支黑色的萬寶龍鋼筆。
大抵是出於工作性質的緣故,加之那張溫柔秀氣的臉,口袋別鋼筆的做法本是有點老氣,但在這人身上卻多了一分文靜和清雅。
醫生嘛,有時候會寫點東西,身上帶支筆才方便,況且上午去了鎮醫院做指導。
葉昔言百無聊賴,不時瞧旁邊一眼,不時打量著人群散去後的空曠街道。
她跟江緒幾乎是並肩而行,中間僅隔著一個人的距離,雙方走路的快慢相近,步子大小也一致。兩人的身高沒差多少,都超過了一米七,江緒要矮一點,估摸有一米七四。
江緒在看手機,邊走邊回複消息。
由於距離太近,葉昔言無意瞥見屏幕上的備注,發現這位的閑聊對象好像有點不一般,備注隻有名字而沒有姓,對方很是關心江緒,一連發了好多消息。
窺探別人的隱私不太好,僅是一眼,葉昔言立馬強迫自己挪開視線,假裝什麼都沒看到。
特色牛肉粉條小店就在老街中間段的位置,店麵較為寬敞,整個一樓都被全部打通,裝修十分簡單,門口架起水泥灶,灶台上有一口燒湯的大鍋和三摞裝小碗菜的蒸籠,空下的地方擺滿供堂食的桌子凳子。
店裏沒有服務員,要吃什麼自己去灶台那裏取,吃完再喊老板娘來結賬。
肉湯的香味濃鬱,葉昔言剛進去就餓了,兀自去灶台端了一碗牛肉粉,一碗芽菜爛肉,還有兩個香酥可口的油炸粑。
羅如琦驚訝,“這麼多,吃得完麼?”
葉昔言不解釋,隻說:“今天沒吃早飯,補上一頓。”
羅如琦笑笑,“別撐著了。”
葉昔言沒說什麼,端著東西找桌子坐下。
她這人一向能吃能動,不易發胖,隻要不是訓練期和比賽季,平時都是想吃就吃,比較隨心所欲。
其他人吃得不多,都是一碗粉配一碟小菜。江緒吃得最少,隻有一碗牛肉粉條,不放辣子,配料也少,一看就清湯寡水。
店裏的桌子是長條桌,一桌能坐四個人,兩兩麵對麵坐著的那種。迫於跟另外幾個不熟,葉昔言選擇與羅如琦同桌,坐在江緒對麵。
長條桌寬度約半米,實在太窄,兩個腿長的人對著坐,稍微動一下就能挨到對方。
一坐下去,葉昔言抬腳就碰到了江緒。
她今早換了雙幹淨的新鞋,也是平底,帆布鞋,這一腳上去倒是不痛,可江緒登時就斂起眸子,定定地看向她。
她一愣,遲鈍地往後麵收腳,麵上若無其事,忘了要道歉。
江緒沒吭聲,慢條斯理地抽紙擦了擦湯匙和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