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1 章 番外六 本文完結(1 / 3)

朱麗葉吃下第一口酸辣土豆絲,就睜圓了眼睛:“OMG,我喜歡這個味道!”

酸中帶辣,土豆絲又脆又嫩,這種中式的做法和這邊常見的薯條以及土豆泥的西式做法完全不一樣。從口感到味道,都有所不同。

一起上來的還有糖醋排骨和蘆筍蝦仁。

和葉夭認識的其他老外一樣,他們對於糖醋的接受度都非常的高,朱麗葉也是。這道帶著一點梅子的清新酸味的糖醋排骨,簡直帶著她的味覺進入到了一個新世界。

“伊蓮娜!你怎麼能把豬肉做得那麼好吃!天啦,這真的是豬肉嗎?”

“當然是。”葉夭從廚房裏探出頭來,她在準備開水白菜的收尾,吐槽道:“不過這邊的豬肉真的是大部分都不好吃,我用的是伊比利亞黑豬。”

整個歐洲和意大利這邊賣的豬肉,因為不閹割,而且他們講究人道主義處理,采用電擊殺豬,不放血,所以大部分的豬肉有腥燥氣,還有股酸味兒,真的是不好吃。歐洲人本身也吃得少,但西班牙的伊比利亞黑豬肉除外,肉質頂級,細嫩柔軟,而且還帶著一股橡木果的香氣。這邊吃伊比利亞黑豬肉,大多數是吃火腿,或者是簡單的烘烤,像葉夭這樣做成糖醋排骨,朱麗葉是第一次吃到。

“我之前在中餐廳吃到過一道菜,叫咕咾肉。”朱麗葉用很蹩腳的中文說出這道菜的名字,“也很好吃。但吃到後麵,味道太單一了!”就是單純的酸甜味,吃到後麵有點齁。但眼前的糖醋排骨,酸甜是有層次的,而且肉香味並沒有被掩蓋住,就吃了第一塊就想要吃第二塊。

葉夭在廚房裏笑著喊:“你少吃點兒,還有兩道菜還沒上呢。”

“好的,好的。”朱麗葉一邊說,一邊忍不住又夾了一塊。作為美食愛好者,中餐她沒少吃,筷子使得極為熟練,這一下一下的,那盤糖醋排骨就空了一半。

葉夭把灌湯小籠包和開水白菜端出來。

“你先吃這個。”她把灌湯小籠包推過去。

“這個我吃過!”朱麗葉驚喜的道,“叫包子!要先咬一口小小的,喝完湯,然後再吃肉。超級燙!”

葉夭忍笑:“對,叫包子,嗯,也行吧。小包子。”

她在肉餡兒中加入了蟹黃粒,鮮美異常。皮薄得可以看到裏麵的湯汁,晃一晃,湯汁在裏麵流動,但皮也沒有破。葉夭白案功夫不算頂尖,小籠包卻可以稱得上拿手,因為自己愛吃,所以做得多。

她見朱麗葉吃完了一個,就不讓她再吃第二個了:“先看看那道菜,不然高湯就要涼了。”

葉夭揭開透明的盅蓋,深口的白色大圓盤裏,一朵白菜芯盛放在正中央,嫩黃色的葉片和白色的葉梗,層層包裹。她拿起旁邊的小壺,朝朱麗葉眨眨眼:

“看好了,給你變個魔術。”

滾燙的高湯從細長的壺嘴中傾瀉而出,不停的澆在那朵白菜芯上,白菜芯的葉片被直接燙熟變軟,一層一層的向四周散開,露出裏麵的紅色的枸杞。整個過程宛如蓮花盛開,美不勝收。

朱麗葉直接驚呆了,半晌才回過神來:“鵝妹子嚶!!”

她之前聽葉夭和自己描述過這道菜,但卻想象不到為什麼白菜會像花一樣盛開,現在看到這一幕才深刻的理解到了何為東方膳食的極致美感。真的是不虛此行!

葉夭看到她的反應,微微勾起嘴角。她自己倒不是特別喜歡開水白菜,不過對於食客來說,這種呈現的形式的確是會讓他們受到衝擊,從而對中餐形成新的感受。

“嚐嚐,味道也不錯的。”她給朱麗葉盛了一碗湯,夾了兩片白菜葉。

“這真的是開水嗎?”朱麗葉好奇的看著碗內清澈的湯汁,拿起小勺子微抿了一口,鮮味瞬間從口腔一直躥到自己的五髒六腑,直衝大腦。

葉夭把熬高湯的原料和過程仔仔細細的告訴她,讓朱麗葉有一次感受到了頂級中餐的精細。

吃完後,朱麗葉忽然對她說:“伊蓮娜,我覺得你應該開一家餐廳。”她抓住她的手,很誠懇:“你看,你本來就是個廚師,而且廚藝還那麼那麼的好!不開餐廳實在是太可惜了!”

葉夭其實腦海裏已經隱隱的想過這個,她既然決定在錫耶納長居,那就勢必要有收入來源,不能總是坐吃山空。之前幾年在各地遊蕩,吃喝玩樂,加上買下這棟宅子,帶出來的錢已經花了一大半。如果省吃儉用的話,剩下的錢倒也可以支撐很久,但很顯然,她可沒養成節儉的好習慣。

朱麗葉見她有些意動,加大火力勸服她:“現在意大利有很多中餐廳,我吃過很多,但都比不上你的手藝。我說句實話,現在中餐在這邊可不是高級的菜係,我身邊有很多朋友,一提起中餐就覺得低廉、不健康、油膩。你應該告訴他們,真正的中餐不是這樣子的!”

她的這句話說服了葉夭。

葉夭從國內走來,先到北歐、英國,再到法國,然後是意大利,一路走過來,中餐廳遍地開花。但她一路吃過來,大多數都是快餐式,為了生存,迎合當地人的口味,已經不能算是地道的中餐——當然,這也無可厚非。有少部分,倒是地道,但放在國內的話,根本算不上號。所以到後來,她都很少再去吃,想吃中餐了就自己做。

朱麗葉說得對,或許她應該開一家餐廳,告訴這些歐洲人,真正的頂級的中餐是什麼樣的!

“我要考慮一下怎麼做才好。”葉夭沉吟了一下,要開自然是開高端餐廳,但她又不想把規模鋪得太大,不管是資金還是人力都跟不上。

朱麗葉給她出主意:“你可以考慮一下私廚製。記得我們在瑞典的時候吃過的那家餐廳吧,每天就接待兩三桌,還需要提前預定。”

葉夭輕笑,那等於把自己的私房菜館從隨城搬到了意大利,也是個辦法。但區別是,隨城是自己熟悉的環境,還有人脈,即使是開一家私房菜館,也酒香不怕巷子深。但這邊,她的這棟宅院位於郊外,人生地不熟,推廣出去的難度可比國內要高多了。

她忽然想到朱麗葉的兼職身份,問道:“朱麗葉,我記得你還給美食周刊供過稿?”

葉夭把自己的想法和顧慮和她一說,朱麗葉立刻就明白了過來,高興的道:“這的確是個辦法。我認識很多美食評論家和美食編輯,到時候可以幫你都約過來。”